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台前幕后 > 正文

陈甦萍:岁月流珍,留住对顾月珍的思念,也留住“努力”的团魂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朱渊     作者:朱渊     编辑:江妍     2022-02-11 13:36 | |

  每年以两部原创作品不断向前迈进的长宁沪剧团,前身是沪剧表演艺术家顾月珍1949年创建的努力沪剧团。昨晚,“岁月流珍——纪念著名沪剧艺术家顾月珍先生诞辰100周年演唱会”在虹桥艺术中心上演,多个网络平台同步直播。

  演唱会导演兼艺术总监、长宁沪剧团团长陈甦萍说:“支撑我们举办演唱会的,不仅是对顾月珍老师的崇敬和怀念,也为让年轻一代铭记我们‘努力’的团魂。” 

图说:“岁月流珍”演唱会现场 祖忠人 摄 (下同)


守住团魂


  为什么老一辈艺术家往往能年少成名?为什么她们能开宗立派塑造无数经典舞台形象?为什么她们中的许多人能始终保持旺盛的艺术生命力?陈甦萍说:“因为演戏是她们发自内心的热爱。”

  在筹备和排演这台演唱会时,陈甦萍为年轻演员反复播放顾月珍生前的演唱录音,有演员听完,撇撇嘴说:“这唱腔还挺简单的。”陈甦萍为这句话光了火:“就像烹饪要烧好青菜豆腐最难,简单的唱腔要唱出味道来,最考验功底。只是会唱,不追求唱出韵味怎么行。”

  陈甦萍希望前辈的努力精神能够唤起新一代年轻演员的热情和斗志:“当年老一辈艺术家到乡野田间演出,道具不过一桌二椅,乐器也就三大件加一只鼓板,露天环境可能连个像样的台都没有,却要让远道而来的乡民听出眼泪,这是何等本事。我们现在呢?哪怕乡村剧场,也有空调暖着,立体声环绕,偶尔吃个盒饭,年轻人就叫苦不迭。”

  去年,长宁沪剧团全年完成了120场演出,这在陈甦萍看来就是及格线,可是不少演员却累倒了。陈甦萍颇为无奈:“我们以前,一年唱700多场戏,有时一天唱3场,还觉得不够;他们现在,三天唱1场,就嚷嚷吃不消。”她强调:“我们的前身是努力沪剧团,无论如何,‘努力’这一团魂不能丢。此次为纪念顾月珍举办演唱会,也希望激励着年轻一代,追求艺术、不忘初心。”


守正创新


  昨晚的演唱会以顾月珍版《赵一曼》中“向党作报告”唱段开场,陈甦萍率本团演员及新泾中学陈甦萍沪剧传承基地学生共同登台,让人们看到沪剧艺术的薪火相传。

  沪剧《赵一曼》是顾派艺术经典剧目之一,也是顾月珍生前塑造的最经典的舞台形象。1954年9月,该剧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顾月珍荣获演员一等奖。“要知道,当时顾月珍已在申城拥有一席之地,上演了几十台大戏,但她还是努力推出沪剧原创新剧,歌颂新中国,塑造戏曲舞台上的女英雄。”陈甦萍说,这份气魄让人动容。

  2015年,长宁沪剧团将《赵一曼》再度搬上舞台,同年12月,新版沪剧《赵一曼》被文化部选为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优秀剧目进京,在首都长安大戏院上演。

  那场演出让陈甦萍记忆犹新:“舞台上,赵一曼英勇就义;舞台下,观众含着热泪,群情激奋下,有位老先生站起来慷慨激昂叫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这让当时正入戏的我为之一振。”不仅如此,谢幕时,观众久久无法出戏,在剧中饰演日军大佐的男演员刚从侧台走出,就被一声声“滚下去”阻住了脚步。演出经验丰富的他,当即脱帽向着赵一曼、向着观众深深鞠躬,才缓解了僵局。

  陈甦萍直言:“从顾月珍老师版本的《赵一曼》到新版《赵一曼》,这一路是舞台创造精神的赓续,也是沪剧人的坚守。”(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