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台前幕后 > 正文

平均年龄80+!这群“大熊猫”齐聚一堂,要开创昆曲舞台的新奇迹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朱渊     作者:朱渊     编辑:江妍     2022-02-23 11:34 | |

  大音希声,岁月无痕,纵然命运跌宕、几番浮沉,有这悠悠水磨腔做伴,便是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截至今年,昆大班中年龄最小的计镇华也已迈入“八零后”行列。耄耋之年,老同学聚在一起,还是为了戏。

  4月8日,“霓裳和韵”昆曲专场将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上演。被称为“大熊猫”的国宝级昆剧表演艺术家计镇华、岳美缇、张铭荣、梁谷音、蔡正仁(以姓氏笔画为序)将齐齐亮相,携手奉上折子戏精彩汇演。

图说:几位老艺术家一起出席“霓裳和韵”昆曲专场发布会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 摄 (下同)

  因“只此一场”,故演出一开票就秒空。对此,梁谷音、岳美缇开着玩笑说:“大概知道我们演一场、少一场。”继而又感慨:“真心感谢喜爱、追捧昆曲的戏迷和观众,80岁上台还有这样的‘待遇’,我们很荣幸,也为昆曲高兴。”而向来乐天的蔡正仁则幽默道:“我们这一台‘超高龄’,可算创下舞台纪录,后面有没有来者不晓得,但肯定前无古人,当年传字辈老师也没这么老还在登台的。”


80岁挑战16岁


  当梁谷音宣布她要演的是《思凡》时,不但台下戏迷倒抽一口凉气,就连坐在台上的蔡正仁也探出身子越过中间的计镇华,向她翘翘大拇指:“侬居然挑这个戏,有魄力!”

图说:计镇华

  凡唱昆曲、懂昆曲的都知道,男怕《夜奔》、女怕《思凡》。作为旦角挑梁的重头戏,《思凡》这一折,“小尼姑”要在台上载歌载舞40分钟,对唱功和做工要求极高,既要细腻刻画年方二八的少女如何忍受思凡的苦闷、怀春的悸动,还要将数罗汉等绝技巧妙无痕地融于表演之中,不留刻意。当初,梁谷音就是凭借这出戏一炮而红。在说起和《思凡》的渊源时,她曾透露,小时候家里穷,有被送到尼姑庵寄养的经历,所以她对小尼姑的描摹尤为生动。

  自1991年后,梁谷音就没有带妆完整唱过《思凡》了,即便是2019年为画家陈佩秋庆生时,她也只唱了片段。故而,这于她是一次挑战,但对观众,绝对是一次难能可贵饱眼福的机会。

  选择《思凡》,梁谷音也有无奈:“本来想演《借茶》,可惜老搭档家里有病人要照顾。”当然,也有人建议她唱《寻梦》,亦是得心应手的,但有追求的梁谷音不愿意唱“太熟”的戏,她说:“演来演去都是《寻梦》,我怕观众看烦,就来《思凡》好了。明朝开始,我也要跟着谷好好一道,天天来练功了。”

图说:梁谷音


厚底靴削掉10厘米 


  为着这场演出忐忑不已的,除了梁谷音,还有岳美缇。“拾画”“叫画”是唱不动了,她特别选了《玉簪记·问病》一折:“这出戏也是我很喜欢的,有很好听的唱腔,舞台上四个人物妙趣横生,每个人都有表演,特色鲜明,是诙谐小喜剧。虽然没有‘拾画’‘叫画’受众度高,但特别有嚼头。考虑到我腿脚不利索,演病中的潘必正,拖着点步子走,既能掩盖掉一些,又符合人物病中情境。”

  在应承下演出的当天,岳美缇就赶到昆团翻箱倒柜找厚底靴。舞台上潇洒儒雅的“女小生”,往年上台都要脚蹬15厘米高的厚底靴,为显身姿飘逸,她还会在靴内加5厘米的内增高,可如今要驾驭这脚下多出来的“20厘米”却是不易。

  因膝盖、脚腕都有伤,岳美缇已有近三年未曾登台,偶尔亮相也是便装清唱,要重新穿上高靴,她有点怵:“我让他们帮我找底低一点、能踩稳的靴子,试了半天,10公分(厘米)那双刚刚好。”那天,岳美缇抱着靴子回家就开始练习,吃饭、踱步都穿着,“两三年没穿高靴,总要在家里走走,找找感觉。”

图说:岳美缇


不到不惑 不碰“醉写”


  《惊鸿记·太白醉写》是蔡正仁最喜欢的一折戏,也是他悟得最艰难的一折戏。他曾给张军、黎安等爱徒定过一个规矩——不到不惑,不碰“醉写”,因为根本悟不透。而他自己就为此走过一段弯路。

  1958年,不足18岁的蔡正仁被要求演出《太白醉写》。这是一出表演难度极高的戏,俞振飞20岁学起,40多岁还不敢演,蔡正仁只能硬着头皮去求教。没想到俞振飞一口答应,他说:“我建议你先向沈传芷老师学,因为我也是向他学的,你向他学了,我再来给你加工。”就这样,蔡正仁学下了《太白醉写》,在文化广场演出后,他心中不免得意,觉得老师40岁才拿下的戏,被他提前20年完成了目标。

  然而,20余年后,当蔡正仁想再度拿起《太白醉写》这折戏,却蓦然发现,好像他从未真正读懂、学会过这出戏。那一次的演出,他在舞台上感觉自己就是个大写的“尴尬”,手和脚都有无处安放的感觉。沮丧之下,他写信去请教恩师俞振飞,信中直言:“为什么人到中年,我反而不会演《太白醉写》了?”没料到俞老回复说:“我等你这句话等了20多年了。”

图说:蔡正仁

  此次,选择《太白醉写》这折戏,既为心中那一点孤念,也为纪念恩师俞振飞诞辰120周年。蔡正仁在台上动容地说:“今天,我们一群80多岁的昆曲人还能携手登台,唱我们最爱的昆曲,台下还能有那么多捧场的戏迷和观众,既是我们之幸,也是昆曲之幸。我也希望我们能为后来人树立一个榜样,但愿在他们80岁时,也能如我们这般登台,也依旧能有掌声在台下响起。”

  据悉,本次演出不但有老艺术家撑台,还有中生代实力演员沈昳丽、赵磊、陈莉携手优秀青年演员倾情参与。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剧协主席谷好好更是亲自上阵。她感慨:“20岁的时候,我就在为老艺术家们的演出‘开锣’,如今30年过去了,我还能再为他们‘开锣’,真的觉得很幸福。”(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马上评|青春不老




  中国传统戏曲虚拟性的成立,仰赖的是演员将“空镜”幻化出万物的能力,故而,哪怕从16岁演到80岁,舞台上,依旧是风华正茂的少女;舞台下,青春有张不老的脸。

  在“霓裳和韵”昆曲专场发布会上,人们感叹的是艺术家们的宝刀不老,而他们说得最多的则是幸运和感谢。他们感谢和昆曲的相遇,感谢得追捧的幸运,也珍惜命运的赐予,能在翻过千重山、越过万重浪后,仍然留在最爱的舞台。

  说起如今的身体现状和这些颇具难度的戏码,老艺术家们的话语中尽是忐忑,眼中却分明有光。一旁,谷好好看得真切,笑说:“老师们放心,昆曲养生,看你们的状态就知道。”事实上,去年上海昆剧团推出新编戏《自有后来人》,老艺术家们纷纷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剧中饰演鸠山的蔡正仁,以80高龄完成了数十场演出,让谷好好都佩服不已:“蔡老师,您去年的演出场次比我还多!”

  演员,若没有那点对舞台的热爱和执念,不会成为艺术家,也不可能终其一生只做这一件事。多年前,北京人艺成立60周年时,就曾唤回老艺术家朱琳、蓝天野、郑榕、朱旭等,同演《甲子园》;而为纪念越剧改革70周年,九代同堂的《舞台姐妹情》也是盛况空前,93岁的周宝奎、92岁的徐玉兰、88岁的王文娟、85岁毕春芳……看着他们站在舞台上,就仿佛看到了中国戏剧在漫漫岁月中不断向前的足迹。如今,昆大班的艺术家们要挑战的是彩唱经典折子戏,更是了不起。

  心中有爱,青春不老。(朱渊)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