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城生活 > 正文

苏浙医疗队入驻临港方舱,把病区变成和谐社区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左妍     作者:左妍     编辑:徐驰     2022-04-10 10:55 | |


图说:患者在心愿墙上留言“苏沪连心,守望相助,加油!” 来源/新民晚报记者刘歆 摄(下同)

  上海疫情仍处在高位,全国各地的援沪医疗队已于4月初抵达,火速投入战役一线。5日深夜开舱收患者的上海临港方舱医院,设计床位达13600张,这里聚集着三支实力雄厚的医疗队,分别是上海华山医院,江苏省和浙江省医疗队。散装“苏大强”和“浙大富”火速集结驰援上海,又迅速分组进舱,为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开展中西医协同治疗,帮助患者平安度过特殊时期。来自兄弟省份的温暖和深情,上海不会忘记!

  江苏:分类分级救治、护理,把病区变成社区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党委书记、江苏援沪医疗队副总领队鲁翔介绍,江苏医疗队共计2055人,来自南京、苏州、无锡等多家医疗机构,鲁翔本人3月31日就带领先遣部队抵达上海,后续两批大部队陆续来沪。这批医护人员大部分都是经验丰富的“抗疫老将”,半数以上有支援湖北或省内抗疫经历。江苏方舱队规划总床位7308张,截至9日17时30分使用7048张。

  鲁翔坦言,刚来的时候心里也有点紧张,这里是由物流仓库改建而来,本身肯定不够完善,不知道来的患者能否适应。而且,要在2天时间内收齐所有患者,还要进行数据录入,分类安排床位,这个工作强度是过去不敢想的。没想到,在医疗队和患者的共同配合下,收治比较顺利,大家也有了更强的信心。

  鲁翔说,7000多个患者是不同的个体,在这样的集体生活中如何兼顾到每个人的个体需求是队员们面对的第二件难事。方舱生活,既要管人也要管病,还要管服务,有的喜欢热闹,有的喜欢安静,在收治进来的时候就进行了大致分类,并把年龄大的、带婴幼儿的特殊群体分散在各个小区域内,让年轻的感染者能关注并照顾到他们的生活。有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两个孩子,一个2岁,一个5岁,病友会帮她照看孩子、领饭、打水。

  这两天,医疗队还在患者中发起成立了自治互助小组,发展了约300多志愿者小组长。这批热心的患者给与了医护人员极大的帮助,比如,核酸采样贴条码、分发餐食、组织锻炼等,把医护人员从繁琐的日常服务中尽量解放出来,而患友之间也增进了交流。病区正在慢慢变成和谐的社区。

       在方舱,医疗队员们需要密切监测所有患者病情变化,尤其关注有基础病、年龄偏大的高风险人群,防止他们发生疾病进展。考虑到实际情况,还专门设置了应急急救小组,来处理可能会发生的各种突发医疗事件。

  在对患者开展对症治疗、生活护理的同时,医疗队注重辅以心理安慰和精神鼓励,争取用科学合理的治疗、温暖周到的服务,帮助患者早日出舱。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急诊医学科护士长夏泽燕工作的病区有一面“心愿墙”,花花绿绿的N次贴上写满各种心愿和祝福:“苏沪连心,守望相助!”“抗疫心连心,我们不孤单!”这是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江苏援沪医疗队方舱队副队长黄英姿想出来的点子。“患者们来到陌生的环境,肯定会焦虑不安,心愿墙可以成为他们抒发情绪的窗口。”

图说:在临港方舱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管辖病区护士站,有一面充满温暖的心愿墙。彩色标签纸贴上写满患者的愿望。图为刘姿(12岁)、刘浩然 (8岁)姐弟俩在心愿墙上留下一份特别的礼物

  角落里的一张“大白”铅笔画让夏泽燕和黄英姿都十分感动。这幅画的作者是12岁的小刘,她和弟弟都被奥密克戎感染,但姐弟俩十分坚强,也很乖巧听话。“昨天去看孩子情况的时候,她正在画我们医院的logo,我心情好激动,孩子不仅心灵手巧,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夏泽燕说,女孩很害羞,经旁边病友的鼓励,她还拿出了几朵用纸巾做的玫瑰花,是她和弟弟一起做的,专门送给大白。平常的简单小手工,在隔离时光中成为了医患心意相通的珍贵礼物。

图说:刘姿、刘浩然姐弟俩用餐巾纸等方舱医院里有限的材料手工制作的花束,献给中大医院的大白姐姐们

  而就在3天前,中大医院的队员们还为一位18岁的高三学生一起过生日。因为条件有限,大家就地取材,用饼干、桃酥、可乐,制作了一个“生日蛋糕”。小伙子说,这是人生最难忘的一个生日,当新冠遭遇高考,他并不感到惧怕。队员们把他安置在了相对独立安静的区域,方便他上网课,还为他打印了试卷,给他加油鼓劲。

  浙江:昔日战友再次并肩,给予奋斗的勇气

  浙江省援沪医疗队共计成员1555人,来自省内200多家医疗机构。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浙江援沪方舱医院医疗队总领队葛明华介绍,浙江援沪方舱医院医疗队于3月30日受命组建并于3月31日晚组建完毕,4月1日晚开始分批驰援上海,截至目前已收治了5000多名患者。

图说:测体温、发药、送饭……7岁的张妤洁小朋友画下大白的一天,赠送给照料她的临港方舱医院温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组组长护士长徐晓薇

  葛明华说,整个医疗队虽是“散装”而来,但大家的心很齐,短时间内就集合,又迅速分散为20支队伍投入各自工作。“同属长三角,来支援上海就是支援家人,是我们浙江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与华山医院紧密配合,按照他们制定的各项要求和流程来收治、管理患者,希望为大家提供满意的服务。”葛明华说。

  来方舱几天,葛明华用高效、配合、尊重来形容这里的工作。短短几天内改建完毕收病人,想要马上做到完美是不现实的,但两支援沪医疗队、管理方华山医院、以及负责保障的上海临港集团都十分高效,遇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

  开舱启用后,加快救治、加快床位流动,同时严守院感防线、消防防线等安全防线,都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开舱前,浙江医疗队的队员们发现,穿脱防护服的空间还有改进空间,马上与华山医院方面提出建议,临港集团及时反馈,迅速落实改善措施,优化了布局和流程,让队员们放下心来。

图说:临港方舱医院

  宁波市第一医院的王志宇主任医师是抗击疫情的老将,有着丰富的重症治疗经验。2020年前往武汉支援,他所带领的宁波医疗队一队负责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一个重症病区。当时,在同一家医院内,华山医院也整建制接管了一个重症病区。这一次来到临港方舱,又与华山医院搭档配合,王志宇说,曾经并肩的战友再次相逢,为了同样的使命,更有了奋斗的勇气。

  与当年不断从死神手中抢回生命不同,这一次来方舱,工作重点是完全不一样的。王志宇告诉记者,在方舱内,更加要关注的是无症状和轻型是否进展,尽可能提前干预。这里无症状感染者多,轻症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和发热,救治上更有底气,但也不能放松警惕。医疗队采用中西医协同治疗,对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病对症治疗。

图说:临港方舱医院床位

  说起这次援沪,王志宇表示,妻子和孩子都很支持。“你去吧,我帮你打包行李都很有经验了。”妻子很快就把所有的必备物品准备好了,也并没有询问何时回家。“我们自己带来了一周的物资,上海和浙江的感情,就像家人一样,有什么理由退缩呢?”王志宇说,自己过去常来上海,对上海很有感情,这次住宿的场所刚好就是不久前来沪参加会议时所住的地方,那种熟悉的感觉,也让他更加安心参加抗疫。

  在葛明华看来,中国人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守望相助历来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同舟共济者赢,相信全国各地守“沪”者们全力以赴,一定能打赢这场硬仗。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