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纪实 > 正文

我的抗疫日记 | 说说我们2号楼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贝新祯     编辑:王瑜明     2022-04-18 09:06 | |

2002年入住“掬水轩”,至今二十年了。进进出出,上上下下,同楼的邻居们基本不认识。我不擅交际,甚至混个脸熟的,都付诸阙如。

而今封控了,2号楼有了微信“楼群”,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邻里之间熟悉了,亲近了,上下之声相闻,抗疫凝聚了大家的情感。

我开始认识了一张张戴着口罩的邻居的脸。

他们是夜色中的“一道光”为居民生活物资供应忙碌着 杨建正 摄

楼长不年轻了,却是楼里最为辛劳的人。救灾物资发了一次又一次,要拎着从一楼到八楼,放到一家家门口,搬运工是何等令人感激与敬佩。

不仅有两荤八素,还有莲花清瘟,还有抗原试剂,还有芳邻的零星馈赠,只有她可以穿着大白的防卫服出入楼门,上下楼梯,于是一趟趟派送到一家家门口的“光荣”任务,也就非她莫属了。

夜半微信响,通知明天早上六点半做核酸,她还得告知众乡亲,对睡惯懒觉的年轻人她不放心,叮咛复叮咛。到时候,她站守门口,指挥入定,颇有点楼长挥手我前进的味道,同楼同试管,真乃生死与共。

众人按规矩“足不出户”,倒garbage就成了楼长每天的功课,任劳任怨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修为与心性,许多细节让我认识了我们的“楼领导”。

她姓田。偶尔一次,聊了几句,想不到我们还竟然同是山阴路上的老土地。

再说一位网名叫“米兰”的邻居。两年前我与她有过一次交道。第一次核酸,她穿着大白服维持秩序。有人叫她“毛老师”。我想她大概是党员志愿者。

一天,她在群里招呼我:“老先生,我可以帮你去开药,你把社保卡放到门口。”我每月要分别到三甲医院、两个地段医院去配好多种常用药。现在好邻居主动相帮,救急于燃眉,纾困于目前,真是阿弥陀佛的善举。

那天正是气温突然升高的日子,她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跑了两趟医院,下午还在医生跟前与我通话问清情况,认真负责,细心周到可鉴。

她看到楼长把垃圾拎下来拎出去的辛劳,她主动出手,说“田阿姨,你休息,我来倒垃圾。”我仿佛看到战争年代那种“你先撤,这里有我”的英雄情谊。

楼里有个帅哥,大家称他“大强”。当人们担心食品紧缺的时候,他发挥了他的职业优势,给小区拉来了一车“自嗨锅”。这种时候,解决燃眉之急总归是一件大事。想方设法,就是一种担当。

大强还给楼里各户送了一包蔬菜。正当不法商人昧着良心卖高价菜发国难财的时候,大强送菜,我想不仅仅是可以用“礼轻情意重”来评价的。

还有一位自称“懒洋洋”的芳邻,其实她太不懒了。她一身而几任焉。联络员,她要与外界的群打交道;组团员,她要组织本楼的团购;信息员,她要及时传达外界的食物采购情况;登记员,她把楼里某户要团什么食品的种类数量清楚地记下来;出纳员,她要在楼群里收钱而后再付出去;……我不知道我说周全了没有。

就是这样一位为大家付出很多的朋友,一天说因别人的好心而感动,要给每户送点蔬菜。

我写不尽许多。楼里的好人好事,在封控中静悄悄地生发着。抱团纾困,人们的心更加柔软了,人们的情更加淳朴了,人们的思绪更加高洁了。

过去常说,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现在,一栋楼可以反映疫情中上海的精神风貌。可以期待,当我们2号楼的居民走到清朗世界中的时候,一栋楼的子民会更加投缘,更加融洽。(贝新祯)

组稿编辑:殷健灵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