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市政厅 > 正文

每个人都是战士 | 一对双胞胎即将降生!还有327名孕妇从这里协调入院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宋宁华     作者:宋宁华     编辑:包雍尔     2022-04-27 08:49 | |


丁敏燕的一句话:“我也有父母、孩子,每个人都安好,我们付出多少努力,都值得。”

近日,经过北蔡镇政府、御桥社区党委和浦东卫健委的多方接力,一位怀着双胞胎的孕妇,顺利安排到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以下简称“一妇婴”)待产。昨天,记者采访到北蔡镇御桥社区党委书记丁敏燕,她是本轮疫情期间医疗转运组的负责人,目前驻点北蔡一六村,还参与了“城中村”攻坚清零行动。

她告诉记者,截至昨天,共有327名孕妇、142名血透病人经过医疗转运组协调安排入院,平均每天要安排近两百人次居民就诊。采访期间,她几度哽咽,“疫情下,就医需求非常突出,承受不住的时候我几乎每天大哭一场,哭完后擦干眼泪继续干。幸亏团队的‘小伙伴’患难与共,最艰难的时刻已经度过。”

图说:北蔡镇御桥社区党委书记丁敏燕。受访者供图(下同)

   双胞胎,顺利降临背后的故事

即将当爸爸的小王告诉记者,结婚后和妻子一直盼望有爱情的结晶,妻子终于如愿怀孕,而且是双胞胎,一家人喜出望外。但没想到,就在生产前夕,一波严重的疫情来袭,自己又家住疫情较严重的北蔡区域。原本预约了一妇婴生产,但疫情发生后,他们得知该区域孕妇要到指定的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以下简称“浦东医院”)生产。

4月5日,浦东医院发布的一则消息让小王夫妻俩又紧张起来。根据医院发布的公告,该院将临时转型为新冠救治定点医院,暂停门诊、住院等医疗服务。

经过本报记者协调,最终北蔡镇相关负责人、御桥医疗转运组丁敏燕、锦华居委会为小王妻子安排了专业的医院待产。喜讯传来,记者辗转联系到丁敏燕向她表示感谢,她很开心,却告诉记者,已经不记得是哪位孕妇了,因为这段时间,有太多孕妇从这里协调转运到相关医院。

“封控初期,医疗组遇到矛盾最突出的就是孕妇和血透的病人。”丁敏燕说,在一妇婴附近有一个小区,租住着从外地慕名而来生产的70多名孕妇。小区封控了,去不了一妇婴生产,一开始矛盾很大。北蔡镇运用社区党建联建的优势,浦东新区卫健委也对此非常关心重视,联系了妇幼保健院的医生为他们随访,许多孕妇的待产医院都陆续协调解决了,孕妇和家属终于安心了。

“北蔡御桥社区有100多名血透病人,一开始,浦东新区可以提供血透的医院少。为了给病人抢资源,我们要晚上就‘秒杀’申报,让病人早点排上队。随着上海血透医院资源的逐渐畅通,现在机制越来越顺了,病人基本都能轮上了。”丁敏燕说,压力最大、最累的时候,几乎每天都要哭一场,但擦干眼泪继续干,老百姓和团队面前,又是打不倒的“女汉子”。

图说:北蔡镇御桥医疗转运组为居民们协调配药等

   儿子往信封里放了20个硬币

丁敏燕今年43岁,儿子小学读小学一年级。因为投入抗疫,从3月份开始,她就搬到单位,不分平时周末、白天晚上,奋战在抗疫一线。

每天,父母会抽她有空时简短地打个电话、报个平安,“我们都好,啥都不缺,你多保重。”老人总是这样叮嘱她。直到有一天,丁敏燕的表妹打电话给她,“你赶快送点吃的过去吧。”她这才知道,父母不会网购,家里只剩下了一棵白菜,她赶紧请邻居帮忙送了点菜过去。“那一刻我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女儿,连父母的困难都不知道。”采访中,她的声音哽咽了。

在她不在家的这段时间,话语不多的儿子仿佛一夜长大,和爸爸、爷爷奶奶在一起,在家乖乖上网课,自己往信封里塞了20个硬币。“妈妈,我每天晚上拿出来1个,等到信封空了的时候,你就回家了吧。”视频里,孩子可爱的面容让丁敏燕牵肠挂肚,“对不起,妈妈要失言了,还没法回家陪你。妈妈回家,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抱抱你……”丁敏燕声音又一次哽咽了。

   反复强调“小伙伴”的力量

   采访中,丁敏燕反复强调,不要突出她个人,没有团队的齐心协力,不可能坚持战疫到现在。为了做好封控区内患者的就医保障,3月14日,北蔡镇医疗保障组正式组建,主要由北蔡镇御桥、六里、莲溪三个社区党委的16名同志组成。整个团队从成立以来负责北蔡封控区内的外出就医、代配药、就诊闭环转运车辆安排等工作。

“从一开始的陌生,到现在对各种疾病、各类药品、各大医院的规定熟门熟路,大家默默在背后付出了很多。最初的时候,由于医疗资源紧张,居民看病很不方便,很多小伙伴都被骂哭了,哭一场、擦干眼泪继续干是他们的真实写照。他们中有的小孩还没断奶,有的去年自己刚刚动完手术还未痊愈,有的带病坚持为居民提供就医服务,有的家属也是医生、一家人都扑在防疫工作上,有的家里有两个孩子都顾不上,依然投入居民区一线参与抗疫工作……”她说,24小时在线是大家的工作常态,他们能为帮助了一个血透病人成功做到血透而欢呼,也为虽全力送病人就医但最终病人还是医治无效而落泪。他们不停地打电话,不停地沟通联系,就是为了努力解决每位病人的就医需求。

在社区防疫人员最吃紧的关键时刻,上海市抗疫突击队来了、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下沉的党员志愿者来了……依托他们的力量,配送互联网医院购买的药品,到各大医院奔波帮居民配药,解决了封控期间居民的燃眉之急。“我也有父母、孩子,每个人都安好,我们付出多少努力,都值得。”丁敏燕说。

新民晚报记者 宋宁华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