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社会 > 正文

香港巴塞尔艺博会再现陈箴作品,缅怀英年早逝的上海艺术家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乐梦融     作者:乐梦融     编辑:赵玥     2022-05-23 15:35 | |

图说:陈箴 官方图

新民晚报讯(记者 乐梦融)常青画廊宣布即将参加今年于中国香港举办的2022年巴塞尔艺博会,将在展位 BOOTH|1D27单独呈现已故中国艺术家陈箴的作品《水晶体内景观》,以展现传统中国医药与他的艺术愿景的关联,缅怀这位来自上海的当代艺术先驱。

图说:陈箴作品《水晶体内景观》 官方图

视觉艺术家陈箴(1955-2000生于上海,是中国最早的装置艺术代表人物。他成长于医学世家,自幼年开始,就对传统中国哲学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产生兴趣。1978起,陈箴在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学习舞台设计,并于1982年留校任教。25岁时,陈箴被诊断出患有溶血性贫血,患病让他获得了对于时间与空间价值的深刻见解,尤其是在分析层面。1986年,陈箴赴法于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和巴黎造型艺术高等研究院深造,并于1993年成为助理教授。强烈的文化冲击使陈箴放弃了早期的绘画创作,并最终转向混合媒介装置。

图说:《仓促的分娩》, 2017, 装置现场图, 古根海姆美术馆

在他的装置艺术中,陈箴将床榻、椅子、桌子等日常物品进行组合,在剥除物品原本功能的同时,为它们注入隐喻,所谓“开放雕塑”。陈箴创作中的一个核心主题,即通过差异创造和谐——他创作的前卫艺术作品以人体、疾病和医学为隐喻,探索物质与精神、社群与个体、内部与外部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这为他迅速赢得了国际赞誉。此次在香港巴塞尔所展出的作品,呈现多文化对话的乌托邦景象,诗意景观中充满非同寻常的材料间的关联与混合。

大约在去世前两年左右,陈箴开始研究传统中国医药。中国人通常不进行解剖,这一点启发了陈箴,传统中国医药与他的艺术愿景具有相似度,他从中医理论中衍生出“有机整体”概念,参考人体或建筑模型,利用各种不同部件构建起完整的实体,体现于他重要系列作品《水晶体内景观》。“人体特有的地理特征叫做体内景观。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经络和能量的通道,对西方人来说,这是神经和动脉。它们组成了意义非凡的图景。”陈箴曾解释道。

图说:陈箴作品《水晶体内景观》设计图

陈箴于2000年12月13日去世。他面对艺术所秉承的开放观念,他的作品质量,为他赢得了世界认可。陈箴作品在他去世后在多个重要的博物馆和艺术机构中举行过个展,比如英国伦敦蛇形美术馆、巴黎东京宫,1998、2007和2009年三届的威尼斯双年展。此番他的作品重现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意味着国际艺术界始终怀念着这位英年早逝的艺术家。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