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正文

晨读 | 上海小店的大格局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叶良骏     编辑:赵美     2022-05-28 07:00 | |

  疫情期间,小店关上了门,透过卷帘门,除了生计,我还看到无处不在的柔软,释放出饱含生命力的温情。

  小区周边有许多小店,大多只一开间,疫情前,常常半夜还开着灯。家里马桶堵了,灯泡坏了,随叫随到,买的东西多了,他们会送上门。小店都不做广告,静静地开了很多年,也不换老板。其生存之道,除了不赚昧心钱,建立口口相传的诚信,是不变应万变,专做一行,做到了极致。

  这家店名只有一个“鞋”字的修鞋铺仅四五个平方米,店主老陆是绍兴人。1994年,他所在的鞋厂转制,他带了分得的100多双皮鞋到上海,卖了4000多元。觉得生意好做,便留了下来。两年后,他在这条街上租了门面,开修鞋铺,从皮鞋到运动鞋,从修鞋到定制皮鞋,老陆不断琢磨,变成了“鞋”专家,业务拓展,生意兴隆,我也成了常客。那些年,我奔波各地讲课,鞋特别费,三天两头去找他。不管什么鞋,有啥问题,他都手到“病”除。

  我穿了多年的那双绿羊皮鞋,跟上包的皮掉了半块,鞋面也掉了色,因喜欢,不舍得扔,明知羊皮难找,绿色罕见,还是去找了老陆。他说,包在我身上。五天后去取,鞋跟上包着同色羊皮,斑驳的鞋身绿得均匀,像新的一样。我谢他,他淡淡地说,我跑了大半个上海……因为有这个小小的修鞋铺,我的鞋穿了一二十年,还是妥帖,舒适,新鞋买了也不怕磨脚。每次走过那儿,见老陆低头在忙,心里竟是踏踏实实的。

  老陆很早就在上海买了房,从小在角落做作业的女儿已经结婚生子,成了新上海人,一铺养三代,并非传说!

  自街道成立,作为配套的这家理发店就开在此,已有70年。至今,仍保留着旧时风貌,老师傅个个身手不凡。风靡沪上的美容、美甲、造型设计,他们都不做,只专注“顶”上功夫。理发前,掏耳,捶背、捏肩、按摩头,一丝不苟,刮刀修面更是一绝,要刮108刀,刀刀精准,一刀不少。肆意纵横的“鸭胡子”,头上有两个旋的“乱稻柴”,在他们手下都服服帖帖。

  几位师傅“头”外的功夫更是了得。睫毛倒翻,落枕,指甲嵌进肉里……他们都有办法,我还亲眼目睹他们救了一个人。那天,顾客很多,忽然一位老人倒在地上,嘴也歪了,店里乱作一团。店长老杜喊:“散开,别动他!”黄师傅拿来几根针,他们在老人耳垂上扎,不见有血;两人一起用针扎他手指,也没血;他们着急地拼命揿压,一下又一下,终于出血了,血是暗红的。两人舒了一口气说,有救了!“120”来时,老人已苏醒,嘴也不大歪了。后来我几次碰到老人,他恢复如常,每次都说理发店救了他。其实,救人是有风险的,有人问,你们不怕吗?他们说,也怕,但看见了总归要救的。我问了中医,才知这种急救方法是有据可查的。

  我也是老顾客,从年轻时的长波浪到如今的短发,一直在这家店打理,不用关照,做完了,肯定山青水绿。好几次,得知我一清早要出门,总有人说,你明天六点来,我给你做。老人摔跤了,甚至去世了,他们带着全套工具上门服务,也不额外收费。顾客表示感谢,他们常说的是,这算啥事!街道本有十几家老理发店,都不见了踪影。只有这家店至今开着,门庭若市,相信会一直开下去。

  因为有这么多的小店,生活变得有序而生动,我们的心因此而和顺。也许,每个人都走在一条坚硬的道路上,但路上的人是柔软的。疫情期间,小店关上了门,透过卷帘门,除了生计,我还看到无处不在的柔软,释放出饱含生命力的温情。小店因此而闪光、发声,组成了上海有目共睹的大格局,相信不久,小店就会重新亮起闪耀的灯光。(叶良骏)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