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市政厅 > 正文

返校复课在即,“网课后遗症”“升学焦虑”怎么破?

来源:上海徐汇     作者: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吴会雄     编辑:赵菊玲     2022-05-28 10:29 | |

5月26日举行的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教委副主任杨振峰介绍:全市高三、高二年级学生从6月6日,初三年级学生从6月13日起返校复学。经历了漫长的居家学习,身为父母本该长舒一口气,但因为返校的学生大多是毕业年级,“线上学习后遗症”与“毕业升学焦虑”双重因素的叠加,让很多家长都开始感到担忧。

曾有人描述孩子们对复学的感受——既盼望又害怕。眼下很多父母也在体验着这样的煎熬。种种担忧,都是为人父母的正常反应。那么该如何陪伴孩子平稳走过这段身心过渡期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志愿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罗吴民给出了专业的建议。

照顾自己

在安定中捕捉需求

“在紧急情况下,首先戴好你自己的氧气罩,然后,如果你带着孩子,再去为他们戴好氧气罩。”坐过飞机朋友,一定会熟悉这句指导语。在“叶公好学”期,家长朋友尤其优先照顾自己的情绪,为青春期的孩子提供稳定的心理支持,所谓“知止而后有定,心定方安,安则宁,宁则慧。”在安定中,父母才能从孩子看似“对返校复课不以为然”的行为表象中,捕捉到他们真实的情绪感受。一些同学近期会报告:

“网课效率很低,甚至以前学过的知识都感觉模糊起来,想到高考就觉得好emo……”(心烦意乱、不知所措)

“我在网课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去摸鱼,但有时候真的管不住自己,好怕回去以后考试就现出原形。”(内疚自责、回避痛苦)

“本来就落下了很多,回学校也来不及复习了!”(焦虑、绝望)

……

遇到问题,却解决不了,人会本能地倾向于回避。青少年负责行为控制的前额叶发育还未成熟,而负责感受情绪的杏仁核、海马体又特别活跃,这就使得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体验到的焦虑痛苦会更加剧烈和深刻。父母需要做的,是看见和安抚他们的情绪,而不是把自身的担心和想象(如,认为“因为两年前线上学习成绩滑坡,所以这会成绩也会不好”)叠加在孩子已有的负荷之上。

安抚孩子

在关注中激活行动

孩子积极行动、快速适应、用心备考,是我们的目标;而积极的关注是我们家长父母促成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行动:

言语安抚,关注情感需求

返校前的种种焦虑,会让孩子们误判自己的状态,进而心生焦虑、自责,如“都要考试了,我怎么还这个样子……”也会让他们对返校适应有坏的预判断,如“网课都这样了,还能学得好吗?”他们会脑补别人勤奋学习的场景,却不知道线上学习期间有43.81%的学生会因为“无法正常上课而存在对成绩的担心”,有36.95%的学生会因“电子设备依赖过度,而体验着自我控制感的减弱”;超过75%的学生会在考试之前有紧张、焦虑、恐慌等情绪;有超过50%的学生都会经历成绩停滞不前的复习高原期;而绝大部分人都会在“中等焦虑水平下发挥出个人的最好成绩”……当我们把这些事实反馈给他们时,他们会更接纳自己,也能更踏实地调整心态、应对返校。

身体接触,回应安全需要

近期可以多抱抱自己的孩子。一些父母认为,中学生都是大孩子了,还要抱啊?是的,情绪紧张时,肌肤触碰能够带来最原始的安全感满足。以彼此熟悉的方式,摸摸头、搂搂肩膀、抚抚后背、握握手,都是有效的安抚方式。

一位2020年参加高考的女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疫情返校后的某天,她压力特别大,趴在桌子上无声哭泣。妈妈平常就不善言辞,也不知如何安慰,就和她坐在一起,抚摸她的头发和后背。女生转过身来之后,刚好与妈妈目光相接。虽然没有言语交流,但她一下子就被触动到了,扑进妈妈怀里号啕大哭。妈妈体温传递、目光关注时,她体会到了被接纳、被理解的感觉。而释放过后,整个人就轻松了很多。她事后多次讲述这个细节,是因为妈妈简单的动作,帮助她实现了沉重的压力释放。

以微动情,促成信心积累

青春期的孩子不喜欢被指手画脚,但他们不会拒绝无痕的鼓励,尤其在返校复课这种本身就需要支持的时刻。父母需要知道,长时间的线上学习,本身就容易造成身心疲惫;返校复课,又意味着生活节奏的快速调整;如果又遇到复习迎考的“高原期”,孩子情绪上就会体验到沮丧无助,行为上就倾向于懈怠放弃。如何重建返校复课后的信心呢?

父母可以通过细心地观察,以小进步肯定孩子、以小目标激励孩子:

“昨天是妈妈叫你起床的,今个儿是自己爬起来的,时间观念增强了,不错!”

“刚返校就要求好好学习一整天是挺难的,咱们今天只要把最喜欢的数学课听好了就算胜利!”

“今天一回家主动写作业、没有摸手机,越来越自觉了!”

这些基于具体行动的进步和目标,因为小,所以容易达成;因为容易达成,所以会快速给予孩子成就感。父母能够做的不是讲大道理,而是在细心的观察下以“微小动作”促成信心积累、激活内在动力,最终温柔而有力地陪伴孩子走过这个特殊的时期。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吴会雄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