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TAG稿件 > 正文

漫步州桥,追忆嘉定竹刻的前尘往事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沈琦华     作者:沈琦华     编辑:蔡瑾     2022-06-29 21:46 | |


嘉定建县于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以宋宁宗年号“嘉定”为县名,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诞生在明末的嘉定派竹刻闻名遐迩,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坐落在州桥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的嘉定竹刻博物馆,陈列着许多明清时代珍贵的嘉定派竹刻艺术精品。

图说:竹刻博物馆 新民晚报记者 唐敏 摄

朱鹤开启嘉定竹刻

竹刻艺术历史悠久,明正德、嘉靖年间,江南成为手工业和艺术最为发达的地区,嘉定人朱鹤将镂雕工艺施于竹材上,制作文房用品,开启了嘉定竹刻艺术。朱鹤祖籍南直隶新安(今安徽省歙县),南宋建炎年间祖上迁徙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至六世(即朱鹤辈)迁入嘉定县。据民间传说,迁徙嘉定时,他们走的是水路,在安徽扎制了竹排用于搬家,到嘉定后竹排也就一直扔在一边。一天他突发奇想,用竹子雕刻起来,后又把竹刻制品请文人欣赏,没想到这一无心之举,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由此,独树一帜的嘉定竹刻便诞生了。

目前,南京博物院藏有朱鹤竹雕松鹤笔筒,采用天然生成的老竹根琢制,风格质拙古朴,筒身扁圆形,赭红色,笔筒雕老松巨干一截,密布鳞纹瘿节,其旁又出一松,虬松纷陈,围抱巨干,恍若附干而生。松畔立双鹤,隔枝相对。款识阴文楷书五行五十一字。该笔筒代表了朱氏初创竹刻之面目,技法上深浮雕与透雕相结合,雕刻细腻逼真,刀法透剔洗练,布局繁而不乱,层次分明,即所谓“因形造境,无美不出,洼隆浅深可五六层”,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朱鹤的儿子朱缨(字小松),孙子朱稚美(字万松)、稚征(字三松)都继承竹刻事业。

嘉定竹刻能人辈出

嘉定竹刻艺人以刀代笔,将书、画、诗、文、印诸种艺术融为一体,赋予竹以新的生命,使竹刻作品获得了书卷之气和金石品味,风雅绝俗。“三朱”之后,嘉定有侯崤曾、秦一爵、沈大生,及清初,又有沈兼、周乃始、王永芳等不以竹刻为本业的竹人,倾心竹刻而不必赖以谋生。至清康熙时,有吴源璠、封锡禄、顾宗玉、施天章、周颢、邓孚嘉诸家,各立门庭,远开风气,成为中国竹刻艺术高峰期的代表人物。

稍后又有封锡禄,字义侯;封锡璋,字汉侯。“两封”及其兄锡爵同以刻竹闻名于世,当时号称“鼎足”。锡禄传世杰作之一竹根雕罗汉,采用圆雕技法,将罗汉刻成圆头大耳,坐于石上,罗汉的面部表情略显困倦,额头微皱,张口闭目,哈欠连作,耸肩伸臂,作伸展状,同时足翘指扣。作者在刻画罗汉的细微动作时颇费了一番心思,罗汉双手交叉用力下按时,由于用力较大,双臂胸肌凸显,肋骨根根可见,其伸臂展腰的一刹那表情,被刻者尽摄刀下,形象生动,惟妙惟肖。罗汉背面左下石上阴刻楷书“封锡禄造像”五字。作者能以废弃的竹根为材料,雕镂出如此栩栩如生的罗汉像,真是神斧之功。这件竹根圆雕像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据金元钰《竹人录》记载,锡禄“性落拓不羁,天资敏妙,奇巧绝伦”,在嘉定地区名声很响,一时当地名流咸题咏以志其异。封锡禄后以技法高超为宫廷闻知,康熙四十二年(1703)与弟锡璋一同进宫,入值内廷养心殿造办处。后以病癫而归故里。值得一提的是,乾嘉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钱大昕也是竹刻高手。

如今,位于州桥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的嘉定竹刻博物馆存有120余件展品,分别来自上海博物馆、嘉定博物馆和个人收藏,除了少量明代作品外,大多是清代艺术精品。馆内采用“全息成像”的新技术,以漂浮在空中、全方位立体映像的展示手法诠释嘉定竹刻精品的三维效果。

新民晚报记者 沈琦华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