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珍档 > 正文

红色档案系列 | 早期中国共产党在沪开创的三个第一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李忆庐     编辑:王瑜明     2022-07-01 08:27 | |

1922年,中共早期革命者大展身手,在错综复杂的政治格局中,开创了多个中国革命史上的许多“第一”,他们推动青年运动、工人运动和妇女运动的蓬勃开展。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鸟瞰图

今年是中共二大召开和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我们重回百年前的上海,重温从新渔阳里、辅德里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百年首创之路。

首创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淮海中路567弄原称“新渔阳里”,弄堂口即是上海淮海中路商业街。1920年8月22日,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俞秀松、李启汉、施存统等年轻的身影走进弄堂,在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指导下,在新渔阳里六号成立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

当时渔阳里六号是青年团所在地,渔阳里二号是党部所在地。大家称党为本校,称团为预校,党的许多活动以团的名义开展,许多党员保留着团籍,同时参加党、团组织的活动;许多会议与革命活动是党、团联合举行的;在团和党的关系上,团接受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青年团像一块巨大的磁铁,把立志于改造旧世界的进步青年紧紧吸引在一起,成为共产党得力的左右手。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淮海中路567弄6号)

上海青年团建立后,俞秀松还撰写并寄发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建议各地建团。不久,北京、武汉、长沙、广州、天津等地陆续建立了团组织,团员发展到1000多人。在此基础上,1921年4月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建团过程中,上海青年团组织起到了发起与指导的核心作用。1921年11月,在重新制定团的临时章程中,明确规定:“正式中央机关未组成时,以上海机关代理中央职权。”

为了掩护革命活动,培养干部和输送优秀青年,9月,在团的机关所在地渔阳里6号,公开创办了外国语学社,可以说,这是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党校和团校。上海团组织在外国语学社发展了最早的一批团员。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初创的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迅速壮大。1921年3月底俞秀松前往苏俄,出席了在莫斯科召开的青年共产国际二大。在大会上,他阐述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产生、中国青年革命运动情况、上海的工人运动以及全国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建立等情况,受到与会代表的密切关注。青年共产国际东方部书记格林赞誉,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为“中国青年团中最好的一个”,“上海的组织是中国的中心……完全是一个共产主义组织”。

1922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及各项决议案,同意加入青年共产国际,成为少共国际一个支部。团中央机关仍驻在上海,以《先驱》半月刊为机关刊物。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富有朝气、理想远大的青年必将继往开来,成为新时代建设的主力军。

第一所妇女干部学校

新渔阳里的弄堂口有一个丁字路口,“丁”字的竖钩处即今天的成都南路。沿着成都南路往北走,大约五分钟,便来到与新渔阳里同一时代建造的辅德里625号(今老成都北路7弄30号)。和上海传统的弄堂一样,辅德里坐北朝南,后门是一条狭长的弄堂。

平民女校旧址(今老成都北路7弄42号-44号)

1921年10月,李达夫妇当时租住在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的石库门里弄,1922年7月中旬,在这里秘密召开了中共二大,第一次制定完整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任务;第一次提出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中共一大和中共二大这两次秘密的代表大会,完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任务。

辅德里同一弄堂的632号A(今老成都北路7弄42号-44号),是平民女校的旧址。这是一栋两楼两底的石库门里弄房子,楼上的客堂间作为教室,楼上的厢房是学生的宿舍,楼下是学生的工读工场和饭厅。由于当时共产党的经费紧张,女校每月50元的房租由李达从自己的稿费里支出。

1922年2月,平民女校正式开学。校务主任先后由李达、蔡和森担任,老师有陈独秀、邵力子、陈望道、沈泽民等一批名师,他们都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各有一套独特新颖的教学方法,给学生真正的素质教育。高级班里,邵力子先生给大家教授国文。他所选的国文,不是传统女学所授的贞节烈妇传、太史公之类的文章,而是从当时的报纸、杂志和小说上所刊载的名著译文及评论等,和贵族女学的学习内容有天壤之别。陈望道曾经翻译了《共产党宣言》,他的作文课教法与一般国粹先生完全不同。他说,先前的作文是重文字,像八股文之类,现在的作文是重意义的,鼓励大家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英文老师沈泽民,他的教本是莫泊桑的小说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穷人》英译本。陈独秀给大家讲授社会学,向学生宣传社会科学、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代数教员李达,还专门为学生讲授马列主义课程。

除了讲课外,平民女校还安排每周两个小时的演讲。演讲内容大多是妇女问题,军阀割据与世界帝国主义的关系;为何要反帝反封建等,这是一般的女校中是绝无仅有的。陈独秀、李达、施存统等人都曾到女校演讲。年轻的张太雷、刘少奇等从苏俄回国后,也曾到校演讲,介绍俄国的革命和建设的状况,这极大地开阔了女生的视野。女校还为无力求学的女子介绍工作,鼓励她们半工半读。学生每天做半天工,读半天书,挣得的工资,可供自己生活、学习所需的费用。

1922年底,由于办学经费极度困难,平民女校停止活动,一部分学员转入共产党领导的上海大学学习。平民女校虽然只开办了八个月,但这里培养了丁玲、钱希均、王剑虹等一批优秀的女共产党员。几十年后,丁玲仍深切怀念在女校的学习生活,回忆起女校学员到马路上捐钱,到浦东纱厂去讲演,劝工人坚持罢工的场景。

今天,辅德里625号的石库门建筑静卧于成都路南北高架下,铭刻了1922年那段风云叱咤的历史。

最早的中华总工会

沿成都北路的辅德里往北约1.7公里,来到成都北路靠近新闸路的一片老石库门建筑群,这是一片旧改区域,很多旧房已动迁。唯独保留了成都北路893弄1号到11号的二层石库门小楼,这里正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中华总工会的前身)旧址陈列馆。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今成都北路893弄1-11号)

1920年代初,上海是中国工业的中心,全国工人队伍发展194.6万人,其中上海就有51.4万人。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前后,就已经开展了工人运动的实践。如何深入底层普通工人,这是一个极富挑战的难题。包惠僧回忆中说:“我们的同志都是学生出身,如果要上台讲话作报告,写文章搞宣传,倒有的是人。如果要到青帮去拜老头子,到红帮里去做小兄弟,那真是没有那个耐心,而且也不容易找到这个门路。”20多岁的李启汉——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第一批团员、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却找到了门路。1920年秋,李启汉就在纺织工人最集中的沪西小沙渡,在槟榔路北锦绣里3弄(号)办了一所工人半日学校,他通过讲课、游艺、谈心等方式,通俗易懂地向工人宣传,号召大家团结起来,组织工会,与剥削者进行斗争。不久,他帮助工人建立了沪西纺织工会组织、上海印刷工人会、上海烟草工人会等许多进步工会。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会议室(开会场景复原)

1921年8月10日,李启汉领导英美烟厂工人的罢工最终取得胜利。第二天即8月11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正式成立了,办事机构设在北成都路19号。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不久,在湖南、武汉、北京、济南、广州等地设立了5个分部。创办《劳动周刊》,作为工人运动的机关刊物。在上海,书记部出版工运书籍,开办多所工人补习学校,推动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时代的到来。

在工人运动不断高涨的形势下,由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起,于1922年5月2日至6日,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5月1日,劳动大会全体代表同广州5万工人一起进行游行,领队的一面大旗就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此影响下,5月21日,上海30多个工团代表开会,联合发起组织上海劳动总工会。1922年是共产党成立后形成第一次工运高潮的一年,到1923年“二七惨案”为止,全国共发生罢工百余次,上海发生54次,人数8万以上。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自1921年8月11日成立,至1922年7月18日被租界当局封闭,为推动早期工人运动做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李忆庐)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