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话题 > 正文

从上海开启通向大师之路!这个不排名的上海国际小提琴比赛何以让选手趋之若鹜?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朱渊,金雷     作者:朱渊,金雷     编辑:赵玥,沈毓烨     2022-08-29 18:15 | |

   随着决赛六强选手线上音乐会的举办,昨晚,第三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以下简称上海国际小提琴比赛)落下帷幕。虽然因为疫情,决赛最终取消了名次争夺,但在决赛国际评委之一、小提琴家格伦·迪克特罗看来,上海的这个选择已是当下的最好方案,更重要的是,赛事“让获奖者从这里开启职业生涯新征程”的核心精神并未改变。

图说:法国选手托马斯·勒福尔 主办方供图

   虽然本次赛事不决胜负也不排名,但世界顶尖选手的演绎还是受到业内外高度关注,近50万人次的观众在各大直播间欣赏了选手们的精彩演绎。在很多选手看来,上海国际小提琴比赛的珍贵之处,不仅在赛事本身或是一笔奖金,而是赛事所提供的平台,以及铺设的后期赛道。

  


线上音乐会 难度降低了吗?


为期三天的线上音乐会,每位选手都需要演奏两首曲目,包括一首自选协奏曲,以及指定中国作品——委约作曲家周天为赛事创作的《夜途》。

线下比拼改为线上音乐会,让选手林瑞沣觉得时间更紧张了,“你不得不花时间来准备录像曲目,这就意味着我需要更高效地去钻研曲目,打磨作品。”于他而言,“线下演出有饱满的环境、火热的气氛,即便留下些许遗憾,也能原谅。但若是录音,就会反反复复力求完美,所以更纠结、更折磨,录制过程是对内心的严酷考验。”


图说:选手林瑞沣


来自法国的托马斯·勒福尔录音时正值巴黎的夏日假期,很难找到好的录音室和钢琴伴奏,兜兜转转才找到合作伙伴,完成了一场别有韵味的演出。同样遇到录音困难的还有在美国求学的陈蒨莹,她特别返回中国香港录音,却经历了跌宕起伏的旅程,回顾其间的重重波折,她感慨:“如期完成录制那一刻真是让人如释重负。”


既然不排名 为何全力以赴?


已取消排名,为何选手们还要全力以赴?对此,林瑞沣表示:“像斯特恩这样级别的国际赛事,不仅是比赛,也是重要的锻炼机会和展示平台。”此次,他选择了维尼亚夫斯基《升f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作品14》,希望在这个极有难度的作品中,通过自己的演绎“把炫技和音乐性融合”。

《夜途》的演绎也让不少选手受益匪浅。组委会开放“作曲家沟通”后,选手们纷纷向委约创作中国作品《夜途》作曲家周天提问,从演奏技巧到作品寓意,问得相当详细;选手李襄琳在美国克利夫兰录音前,更是特意在密歇根与周天见面,她说:“这种面对面的交谈,让我们能直观看到他对我们音乐诠释的反应,这对我们理解《夜途》的本质很有帮助。”

评委会联合主席徐惟聆说:“如今,选手在音乐上的理解和诠释更加成熟,也更有自己的风格韵味,希望此次比赛能开启六位年轻人更广阔的未来职业发展道路,也能启发他们更加自信地用音乐表达自己。”


疫情下参赛 上海就是理由

  


   受疫情影响,国际多项赛事或取消、或延期,上海国际小提琴比赛也为公平起见,没有单纯依据选手参赛视频就轻率给出名次,而以线上音乐会的方式呈现。一项需要克服种种困难且无法获得排名的比赛,为何还让选手们趋之若鹜?他们的回答是:“上海本身就是最好的理由。”

  

图说:德国选手费利西塔斯·希夫纳

德国选手费利西塔斯·希夫纳说:“我有很多朋友在上海,跟我描述过这个城市的风景,我从没有到过上海,很想深入了解这座城市。”选手陈蒨莹童年时在上海生活过,但岁月久远早就不复记忆,“这几年我了解了很多关于上海的很棒的事,所以很想去看看。”

赛事发起人余隆表示:“面对疫情的挑战,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最终决定以线上音乐会的创新方式完赛,既是对斯特恩大师精神的传承,也能让这些年轻的参赛选手充分激发和挖掘自己的音乐潜能,感悟音乐的本质。而比赛完善的持续扶持机制,也将进一步助力年轻人音乐事业快速起步。”(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马上评丨良友知音

上海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已连续举办至第三届,是一项挖掘全球优秀青年演奏家并给予大力扶植的音乐评选和交流活动。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今年比赛的号召力、执行力和美誉度却未有减弱,反而因为主办方和参赛者的双向奔赴,在专业上呈现更丰富的探索,于沟通中实现更深入的交融。
  音乐人和音乐作品的成长,离不开时间维度的积累和空间维度的拓展。上海斯特恩国际小提琴赛,旨在搭建这样一座桥梁,让音乐人的天赋持续闪耀,为他们迈向大师的未来之路,铺设坚实的台阶。这也是为什么,今年比赛取消名次和线上评选的应变,引发的,却是参赛乐手更多的激情和更强的荣誉感。每一个人,都不愿辜负与斯特恩小提琴赛的年度之约;每一个人,也都乐做上海这座文化之都的良友知音。
  正如评委联合主席大卫·斯特恩所言,这一届的选手,不仅展示音乐实力,也展示出虽受疫情影响却依然坚持不懈的精神。想象一下,当6位青年演奏家未来站上更闪耀的舞台,成就更伟大的事业,他们眼前一定会浮现,这个夏日相约上海国际斯特恩小提琴赛的感动之旅。(金雷)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