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快评 > 正文

新民艺评丨文学以何高贵?凭记录时代人心的力量! 陆梅读陈丹燕新著《独一无二——诞生在中国独生子女时代》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陆梅     编辑:陆玮鑫     2022-10-05 10:16 | |


库切有一句话:设身处地为他人的生命着想,这是文学的高贵——这是之于作家的。

那么之于作家笔下真实的主人公呢?我觉得“这是心灵的高贵”;之于一座城市呢?也许还是“文明的高贵”。

之所以有这样一个联想,是因为陈丹燕,因为丹燕老师的这本《独一无二》。所以上面的这三句话是送给丹燕老师、送给丹燕老师笔下的中国独生子女、送给陪伴他们长大的上海这座城市的。

现在这本书呈在我们面前,这么厚,25年,当初最小的独生子女都已人到中年了。所以仅仅从文本来说,它确是一本时间之书,一本不断在生长的心灵之书。这关乎时代之变、关乎中国的未来、关乎家庭社会伦理、关乎更广大的一个一个个体的人,他们的心灵建设、价值重构——今天堪当栋梁的,就是75后和整个80后的一批人,他们绝大多数就是陈丹燕笔下的中国独生子女。他们确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社会主体。

我更大的感慨是关于非虚构写作。虽然我们早就知道在欧美有虚构和非虚构这样一种文类的划分。但是,作为一种文体样式,或者说一种特别的写作现象,在中国文学界,要迟至2010年。这一年,因为《人民文学》杂志的倡导,他们启动了一项名为“人民大地·行动者”的非虚构写作计划,“非虚构”这一写作概念才逐渐地风生水起,很快成为发端于文学领域,又走向各种媒体的火热概念。我现在去查当初《人民大学》的留言,说的是“吁请作家和写作者走出书斋,走向现场,探索田野和都市,以行动介入生活,以写作见证时代,走向时代复杂、丰富的生活内部。”

你看,这一份吁请,丹燕老师早就走在前头了。从第一部分成书时间1996年算,距离2010年,非虚构概念提出,也有十四五年了。

所以陈丹燕是中国作家中比较早对非虚构写作有贡献的人。

整体看陈丹燕的虚构和非虚构写作,她甚至是倾情于非虚构写作贡献最大的人。她对中国女孩的心灵投注、对青春宣言的敏感发声、对中国独生子女的持久见证、对上海这座城市的着迷和倾力,乃至于她不断走出国门,倡导了一种行走文学的书写,这种种的艺术探索,都走在了时间的前面。她总走在思想文化的前头,以她敏锐的洞察力,呼应着我们时代社会细微之变。

丹燕老师的写作伴随着她自己的成长。她以足够的诚意,以个体的形式自觉地参与了社会集体记忆的建构。

就这本《独一无二》来说,后面两部分尤其难得。《赤子来了》就是她“走出书斋,走向现场,探索田野和都市,以行动介入生活,以写作见证时代”的一份非虚构写作的生动样本。2008年的四川抗震救灾,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小白菜”,陈丹燕和成长起来的一代独生子女心灵交汇。陈丹燕以特别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了这一部分的采访和写作,真正体现了文学的高贵,以及文学记录时代人心的力量。

第三部分《独生子女的时代解码者》真正体现了非虚构这一文体的时代重要价值,刚好也对应了新媒介时代的来临。陈丹燕很及时地汲取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的问题意识、方法及其新的进展,充分打开思想视野,在写不同学科领域的交流碰撞中,让文本更深入地切入时代,以文学的方式去表现这一变迁中社会各阶层的命运及其心灵,以此参与到社会变化的讨论与争鸣之中。这也是非虚构写作的最大意义。(陆梅)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