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科创 > 正文

顶尖科学家也会问“幼稚”的问题?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易蓉     作者:易蓉     编辑:夏扬     2022-11-02 19:26 | |

图说:世界顶尖科学家青年论坛生命科学会议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我想问个幼稚(naive)的问题……”“我的问题可能也有点幼稚……”顶尖科学家也会问“幼稚”的问题吗?今天下午世界顶尖科学家青年论坛生命科学与生态学会议上,针对中国青年科学家的最新成果介绍,几位诺贝尔奖得主嘉宾在互动提问时频频以“naive”开场,“天真发问”。

世界顶尖科学家青年论坛每年都会邀请全球优秀的青年科学家参会,通过5张PPT向世界顶尖科学家介绍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生命科学与生态学会议上,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和定量生物学中心博雅长聘教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PI毛有东介绍通过结合4D或时间分辨冷冻电镜与人工智能算法,发现了人类蛋白酶体全酶超大分子机器的内部运作原理,及其在原子水平的动态调控和重编程机制;浙江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百人计划研究员周龙,分享用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破解蛋白质降解关键机制,以探究氧化磷酸化物进化的保守性和多样性。青年科学家们的研究展现了新视角、新技术、新模型多重“加持”开启的新天地。

在互动环节,顶尖科学家好奇青年科学家时而讨论科研思路,时而询问如何用新工具开展科研。“回顾科学发展史,技术的革新在推动科学突破方面屡屡建功,”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马克斯·普朗克多学科科学研究所主任、微生物光子学分部主任斯特凡·W·赫尔(Stefan HELL)说,“接受新技术对科学家来说需要勇气,有时候甚至是一种障碍。”“我的策略是,招募在新领域擅长的年轻人,组建团队一起工作”,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挪威科技大学系统神经科学冠名研究所创始主任、神经计算中心联合创始主任爱德华·莫索尔(Edvard MOSER)认为,接纳新技术是巨大的挑战,但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科学家应该保持谦逊(humble),即使科学家整天在一起也未必能够完全理解彼此领域的研究。”2014年沃尔夫农业奖得主、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功能基因组学教授雷夫·安德森(Leif ANDERSSON)说起自己的一项有关驯化动物基因的研究,曾经在生物学基础研究和农业研究领域受到不同评价,差点得不到支持。

对未知保持谦逊和开放,但是对自己的好奇心、兴趣点和努力则要“固执”和自信,这是顶尖科学家们乐于分享的共识。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马克斯·普朗克多学科科学研究所主任、微生物光子学分部主任赫尔(Stefan HELL)说自己青年时期曾经同时进行两个研究项目,一个相对稳定保守,一个则显得冒险,而最后正是那个激进的项目带来了更大的突破。

如何保持领先?“坚持问重要的问题。”“某种程度上听取建议,但必须有自己的坚持和信心。”“保持热情。”这是顶尖科学家的回答。

新民晚报记者 易蓉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