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融汇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长篇小说《海上晨钟》讲述民族品牌成长传奇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新文     编辑:郭影     2022-11-14 19:58 | |

长篇小说《海上晨钟》不仅是一部百年老药厂的信誉史,更浓缩了百年民族企业的发展思考,同时也是百年大上海进程中的一个浓厚的缩影,这样全景化书写知名企业发展史的范式,是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尝试。“讲好中国故事 展现中国形象”研讨会暨长篇小说《海上晨钟》首发式,11月13日下午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举行,与会专家学者给予《海上晨钟》一致好评,并围绕新时代如何“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进行了深入研讨。

《海上晨钟》是上海作家苏虹历时6年构思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全书坚持以工人阶级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浓缩了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思考,描绘了民族品牌新谊药厂的百年画卷。小说塑造了新谊药厂以鲍永昌为代表的民族企业家“实业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以吉耀东等为代表的国企领导人员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生动实践。在他们身上,既交织着爱国、创新、诚信的企业家精神与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底色,更闪耀着为百姓谋健康的人性光辉和为民族谋富强的责任情怀。小说内容精彩纷呈,不仅刻画了以新谊为代表的民族制药业的成长壮大、红色企业家的呕心沥血、地下工作者的明枪暗箭,还展现了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波澜壮阔的历程,以及青年人置身改革大潮历练成长的心路历程。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吴义勤通过视频交流认为,《海上晨钟》是一部历史与现实相交织、国家命运与个人成长相结合,既精彩回溯百年民族制药业发展壮大的不平凡历史、又生动呈现现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阵痛的长篇小说。这部作品故事性强、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人物命运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部有历史感、有现实温度、有文化情怀和人文意蕴的优秀作品。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吴义勤评析《海上晨钟》

作为活动主办方的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马文运,上海大学文学院院长张勇安,上海医药集团党委副书记赵勇,上海医药集团副总裁、上海信谊董事长潘德青,上海信谊总裁毛毅斌,上海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王玉林,与解放日报党委原副书记周智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海贵,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何建华,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朱少华,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巴金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立民,工业题材作家管新生,《文学报》原社长陈歆耕,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张蕾等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出席首发式并参加研讨。研讨会由何建华主持,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师张悦在首发式现场深情朗诵了《海上晨钟》片段。

作家出版社副主编颜慧在视频中介绍,为向中国共产党和二十大召开献礼,作家出版社推出了一系列主题图书,长篇小说《海上晨钟》就是其中独具特色的一本。《海上晨钟》讲的是民族药企的艰辛历程、上海的百年风云,展现的是热爱祖国、不屈奋斗、改革创新、勇于探索的中国形象。

马文运认为,《海上晨钟》对城市书写、工业题材作了有益尝试,对运用文学表现形式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具有一定的启示。上海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富集,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实践中具有丰厚的生活源泉和巨大的创作空间,作家大有可为。

管新生表示,从内容上说,《海上晨钟》是一部凝重而厚实的工业题材长篇小说,是近年工业小说创作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上海百年制药公司的历史长卷是小说依托的坚实基座,书中举凡信手拈来的上海史、上海建筑物史,与人物融为一体,与情节紧密关联,与事件环环相扣,笔触所及,无不凝聚着作者的匠心所在。从形式上说,它是一部鲜得一见的复线结构作品。同一个叙事空间,展现着不同时代的故事进程——一瞬是隽永的黑白照片式的历史回顾,一瞬是波澜壮阔的改革进行曲,两者汇聚成一路惊涛、一路春雷、一路阳光。

朱少华认为,《海上晨钟》以小见大,从新谊制药厂百年发展的角度切入,将跨越世纪的宏大历史叙事与深入心灵的细腻情感描述有机结合起来,给人见微知著之感。小说融时代风云、地理知识、历史掌故、人文精神、人性品格以及上海、苏中等地区的历史记忆于一体,情节跌宕起伏,结构引人入胜,描写异彩纷呈,话语体系尽显时代风貌,令人感叹。

何建华、刘海贵、陈歆耕、周立民、张勇安、张蕾等专家学者分别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以上海为背景进行城市书写、工业题材如何增强文学表现力等方面发表见解。

据介绍,《海上晨钟》是作者苏虹第二次将创作聚焦“国企故事”。2019年,他作为总策划人、编剧之一出品的现实主义话剧《大风有隧》,在上海大剧院上演后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并获得“第34届田汉戏剧奖·剧本一等奖”。

“无论是《大风有隧》中的张阳光、豹子,还是《海上晨钟》中的鲍永昌、吉耀东,这些鲜活的人物,都有强烈的家国情怀。”苏虹在介绍创作过程时表示,“无论是创作《大风有隧》,还是创作《海上晨钟》,我都有一个强烈愿望,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国企故事。身处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我们有责任讴歌那些为企业的成长与壮大、为上海的繁华与时尚、为祖国的繁荣与富强默默奋斗的建设者。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见证者、记录者、讴歌者。”(新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