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教育 > 正文

“长大了我要做个养猪的姑娘……”校庆上,她翻开了67年前的小学作文本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陆梓华     作者:陆梓华     编辑:陆佳慧     2022-11-26 12:37 | |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图说:女作家丁言昭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除署名外,下同)

  “我长大了一定要做个养猪的姑娘。因为猪肉可以给大家吃,吃了猪肉身体也会健康的。我要向韩梅梅学习她那种不怕人家讽刺、不灰心的精神。我要把猪养得很大、很好。”

  这篇名为《我的理想》的小学三年级作文,是否有点稚拙可爱?它属于上海女作家丁言昭,和今天隔着67年的光阴。

  作文本再次被翻开,是在徐汇区第一中心小学昨天举行的110周年校庆活动舞台上。校庆前夕,这所百年老校向校友发出老物件征集令,如今,它们通过实物或者照片的形式住进修葺一新的校史长廊。在现任校长陆培贤眼中,这些带着岁月痕迹的老物件传递着朴素的教育情怀。

  喜欢老师所以喜欢她的课

  丁言昭1952年入学,1958年毕业。看到了征集令,她从家里一个档案袋中翻到了作文本,纸页已然泛黄,但是回忆和当年自己用毛笔写下的字迹一样清晰。

  她记得,当时,每个月上两次作文课,一学期积攒下来,有9篇文章。作文中,有《这学期的新希望》《我的理想》这样的励志短文,也有《我们在和平书上签名》这样期待两岸统一、世界和平的文章,字里行间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在一篇名为《谁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中,和当时很多同龄人一样,丁言昭写的是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椅子的话》则以椅子的口吻,用第一人称写就,“放学的时候常常把我一摔就回家了,今后你要好好的(地)爱护我,不要再弄伤我了”。

  在《我的好朋友》一文中,她说“我的好朋友是老师”。这是当年那个9岁小女孩的心里话。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陈婉炎有一张秀气的鹅蛋脸,说普通话特别好听。虽然陈老师对班级纪律要求很严格,总是很严肃,但是孩子们还是喜欢听她讲话。当然,陈老师笑起来也很好看——一次,丁言昭给家境贫寒的同学送去了一件棉衣,这事不知道为何被陈老师知道了,并特意把她拉到操场上谈话,表扬了她。

  丁言昭说,这些作文中,自己最偏爱的就是这篇《我的理想》。家里有一本名为《韩梅梅》的书,封面画着一个小姑娘在喂猪,一群小猪围着她,非常可爱。看到作文题,她立刻想起这本书,就顺手写了养猪的“韩梅梅”。虽然作文本上的分数以“中”居多,唯一的一篇“优”还是听写作文,但是,丁言昭说,这并不影响自己对写作文的喜爱。“那时候我们写作文,把一件事情说清楚就可以了,我从来没有觉得是负担。”

图说:丁言昭的作文 新民晚报记者 陆梓华 摄

  “现在想来,我大概就从那个时候开始喜欢上写作,这一写,就写了一辈子。”丁言昭回忆,每到上作文课的日子,自己一大早就醒了,抓起砚台、墨、毛笔就往学校里跑。陈老师写一手漂亮的板书,在孩子们眼中就像是个书法家。“那时写的都是繁体字,笔画特别多,我常常会这儿漏了一划,那里多了一撇。陈老师就会在上面空白地方写一个标准字,让我们回家再写三遍,以加强记忆。”不过,陈老师写的繁体“优”字,她学写了半天也没学到精髓。

  朴素情怀值得传承

  “对小学生来说,喜欢上一位老师,才会喜欢上这门学科,这么多年过去了,道理其实都是一样的。”翻看着老校友的作文本,陆培贤感叹。

  她说,在征集老物件的过程中,她时常能感受到,有些教育的理念是需要一代代人坚守下去的。

  老照片中,当年的孩子们在公园里观察金鱼,登高望远,举办查字典竞赛、珠算竞赛,参与劳动服务、公安队服务、公园服务……这些活动,和如今学校从“修身”“益智”“尚德”等三个方面设计课程体系,为孩子提供丰富课程体验和社团活动有异曲同工之妙。

图说:同学在参观校史长廊

图说:小小讲解员在为同学介绍校史

  一张1960年3月3日第四周的出勤记录表上,各个班级出席、缺席情况和原因等内容用娟秀小字,记录得清清楚楚。细节决定成败,精细管理的传统,从档案中可见一斑。

  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毕业证书上,分别有老校长向倾和韩慧如的签名。担任校史讲解员的孩子们自豪地告诉参观者,签名的背后,是百年老校的红色基因——110年前,四位爱国志士创办了上海市立比德初等小学校,首任校长向倾奶奶曾经被特务逮捕入狱,接受了酷刑考验,仍坚贞不屈。老校长韩慧如奶奶的丈夫秦鸿钧烈士,则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原型之一。他们曾经在隐蔽战线上一起并肩作战。如今,秦鸿钧烈士使用过的发报机复制品被放置在教学楼楼梯一侧的校史长廊,让孩子们上下学时,便常能看见。更有缘的是,秦鸿钧、韩慧如夫妇的曾孙秦翊凯,正在徐汇一中心小学读三年级,和伙伴们一起,把当年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图说:校庆现场

  如今,徐汇一中心小学将英烈精神幻化成一堂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成为学校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校庆典礼上,孩子们用情景剧《红色箴言》和舞蹈《心中的那抹红》,再现了他们的故事,向英雄致敬。

  新民晚报记者 陆梓华

  ‍

  ‍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