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快评 > 正文

新民艺评丨全本55出《牡丹亭》:当杜丽娘柳梦梅的爱情回归到社会坐标,至美便成至悲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赵玥     作者:赵玥     编辑:陆玮鑫     2022-11-26 18:29 | |

全本《牡丹亭》在完整度与可看性之间进行了一次较好的折中。

上海昆剧团五班三代赓续传统,今朝在全本《牡丹亭》中完成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1月19日、20日,全本《牡丹亭》在上海大剧院与观众首度见面,上中下本以55出的容量完整呈现,既有传统折子精粹,又有首次打磨的新篇,既有传世的杜丽娘、柳梦梅的至美爱情,也有南宋社会风貌,更有难能可贵的对生命的奔赴。近8小时的接力呈现中,让观众对《牡丹亭》的故事有了更为完整的了解,对汤显祖的才华有了更为丰富的诠释,可称得上是“首尾全龙第一功”。

在上座率有所限制的当下,能听到一次又一次全场叫好和鼓掌真是难得的戏曲观演体验。观众对于全本《牡丹亭》的热情,远远超乎想象。戴着《牡丹亭》的文创口罩,携一本柳枝元素的装订本节目册,购一本同步首发的《戴敦邦画说昆剧<牡丹亭>》,看戏,也是一次难得的传统文化生活体验。都说众口难调,《牡丹亭》却因其包罗万象,满足了不同观众的喜好,真正在每个人心中都描出一座属于自己的牡丹亭。

8小时的超长待机,在我看来还远未达到《牡丹亭》全本演出时长的上限。出于当代观众观演习惯的考虑,许多副线的剧情一闪而过,如若不加缩编,恐怕真是得演上个三天三夜。在话剧舞台,一连演8小时的话剧作品屡见不鲜,国内的比如《如梦之梦》,国外来沪的比如《静静的顿河》。《牡丹亭》此次两天三场的演出节奏,让观众可以松一口气,但也因而让观演的完整度略打了折扣,毕竟,让都市人掏出双休日的两个黄金时段实属不易。

全本《牡丹亭》在完整度与可看性之间进行了一次较好的折中。如果说看话剧《静静的顿河》前最好先把书拿来读一遍,那么全本昆曲《牡丹亭》本身就是一次对文本的绝佳解读。你不用临时抱佛脚去读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经典版本——徐朔方先生校注的《牡丹亭》,导演郭小男已经花了数月时间进行了大量案头工作,看上昆这版《牡丹亭》,是最高效地吃透《牡丹亭》原著的方式,尽管高效并非创排这出剧目的初衷。

在王仁杰先生整理的剧本基础上,郭小男重新进行了全本缩编工作,在原先35出的基础上,扩充了20出的内容,不改写一字,无一处闲章。比如,“春香闹学”新增了陈最良要春香取文房四宝,她却拿来了画眉的螺子黛、细笔、薛涛笺、鸳鸯砚。陈最良不知此为何物,只要她将那蔡伦造的纸拿来。这一处剧情加得极妙,喜剧的冲突达到了高潮,明着是春香闹,暗着是杜丽娘默许她代自己闹,封建礼教与一生爱好是天然的人性之间产生了明显的裂痕。

现代生活中,拒绝“恋爱脑”的理性言论比比皆是,杜丽娘这样纯粹的情感体验再难觅踪迹。汤显祖说:“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我们既然不可与死,亦不可复生,为何还要推崇杜丽娘的至情至性?我想,一方面是出于代偿心理,早已有一勇敢的深闺女子替我们这样活了一遍,好似自己也体验到了心动的滋味。另一方面,便是下本存在的意义,当我们看到杜丽娘所处的社会坐标,便会明白她为何“颜色如花”,却“命如一叶”。

下本的推出,将杜丽娘死而复生的圆满爱情化为了一出封建礼教扼杀人性的悲剧。全本的前半部分还在刻画两人的“姻缘之分”,后半部分就负责完成“发迹之期”。回生后,杜丽娘重新落入了巨大的隐忧之中,父亲杜宝拒不认这个女儿,皇权也需要借助可笑的照妖镜来验明人身。面对柳梦梅的求婚,杜丽娘说“鬼可虚情,人须实礼”,又要求柳梦梅考取功名,最后还强调自己仍是女儿身,种种让人觉得不该出自她口的行为,其实源自她对这段情的合理性的诉求。柳梦梅在杜丽娘的激发下,完成了一个男人在古代的生命价值体系,完成了对杜丽娘成“人”后的身份认同,让唯美的故事之内,生发出对存天理、灭人欲的最大抗争。

满台演员,无一位不出彩。罗晨雪和胡维露饰演的这对佳偶自带“CP感”,与角色之间浑然天成。罗晨雪满满二八年华的少女感,立于台上便有至美的氛围。胡维露虽是演绎俗气书生,却一展女小生的清新俊逸,尤其她对于不同的笑声拿捏十分精准,不同的层次憨笑、痴笑、大笑与剧情配合得贴切,人物塑造得生动而立体。

可以说,全本《牡丹亭》的内涵是古典主义的,演出是表现主义的。整个舞台延续了戏曲写意的极简风,占据整个舞台的硕大转台将空间分隔,随着转动变幻出闺房、厅堂、花园、地府等多样的场景,台阶如水瀑般自然流动,无需传统的幕开幕合迁景,一切尽在无意间切换。整个舞台除了转台外再无他物,为演员的表演在立体维度上充分留白。

当然,也有几处让我感受到了一点不满足。后方巨大的多媒体屏幕却未起到加分效果,风格不统一的现代化反而拖累了表演,尤其是大白光照在演员身上,如若此时拍摄剧照,背景几乎是漆黑一片。此外,配角如石道姑的口中偶会出现巡警来查户口之类的现代词汇,这样的台词虽然会带来“笑果”,却不能称得上必要。因为,全剧已经有多位“搞笑担当”,比如一口四川话的石道姑,又比如谭笑“一赶二”饰演大花神之外的杨婆,就连不苟言笑的陈最良也在得知杜夫人未死之后摔出一片笑声,演员的表演已足够生动有趣到抵挡艰涩台词带来的些许乏味,若是再娱乐化地抖包袱,容易跳戏。

在卷首与卷尾,全本《牡丹亭》引入了汤显祖为说书人,还原古人听话本的体验,尤其是下本谢幕时分,罗晨雪与胡维露携手向台上的汤显祖鞠躬致敬,让人动容,所有的演员站在转台上,随着乐声旋转至台前,又消失在幕后,已经忍不住期待下一次的见面。好梦值得做千百回,纵然会有醒来的时刻,又怎说那不是下一个梦的开始呢?(赵玥)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