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上海两会 > 正文

两会话题|一张票被炒至上万元,疫情影响演出退票遭拒,这些乱象怎么管?市人大代表朱柯丁带来建议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杨欢     作者:杨欢     编辑:吕倩雯     2023-01-10 14:48 | |

  明星演唱会和一些“爆款”演出,常常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抢票成为看演出的首要条件,如果不抢票,观众就要面临购买高价票的情况,一张演出票通常可以溢价一倍到十倍不等。感染新冠病毒正在发烧,想把购买的演出票退掉,遭到票务公司拒绝。这些情况如何解决?今年两会,市人大代表朱柯丁关注票务乱象,带来一份建议。

图说:市人大代表朱柯丁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日益增长,文化消费市场随着各类演出活动不断涌出,上海是中国演艺市场最繁荣的城市之一。随着互联网发展,目前购票平台大都是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购买,这些购票平台大多为非官方授权,且售票形式纷繁复杂,购票平台管理较为混乱。朱柯丁调研中发现,有些购票网站对于相关法律条款存在乱用问题,售后管理存在严重的霸王条款,买家卖家沟通渠道不通畅,网站客服服务态度恶劣,无论是因为受疫情影响演出延期,还是顾客自身原因想要退款退票,一概不予受理,并且明确表示不提供退票服务。

  明星演唱会和一些“爆款”演出,市场上还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抢票成为看演出的首要条件,如果不抢票,观众就要面临购买高价票的情况,一张演出票通常可以溢价一倍到十倍不等。虽然演出方和票务公司在定价时均会经过协商,并受到物价局与文化部门的监管,但为了牟取更大效益,不法分子还是通过非法手段对票务市场进行了操控。黄牛倒卖盗卖行为导致演出票严重的溢价现象,黄牛往往大量集群结社,利用非法手段独占票源,形成垄断、哄抬票价,制造出演出火爆的假象。在一些需要实名制购票的演出场次,黄牛更是利用假身份信息这种非法极端手段,以此来获取利益最大化。

  对此,朱柯丁建议完善法律法规,强化对票务市场的依法监管;责任部门要坚决维护消费者权益,打击“霸王条款”;统一票务信息管理平台。朱柯丁调研发现,拒不退票的现象并不是特例,大量消费者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对这一霸王条款进行了投诉。拒不退票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二十六条,《电子商务法》第三十五条,《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第十三条。他建议,相关责任部门要明确责任,公开投诉渠道,对于这种霸王条款要进行及时制止和监督,并对违规单位限定期限进行整改,拒不整改的要进行明确的行政处罚并进行社会公示。票务信息管理平台应统一建设,让每张演出票都有自己独特的身份信息,再通过实名制购票的方式,让“一人一票”成为行业必要的规范,政府通过对票务信息管理平台的统一管理,可以明确了解到票务的流通情况,对于非法倒卖盗卖演出票的行为进行精准打击。

  新民晚报记者 杨欢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