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上海两会 > 正文

政协委员建议建立孤独症支持“社区保障资源生态圈”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江跃中     作者:江跃中     编辑:张家愉     2023-01-13 09:44 | |

新民晚报讯(记者 江跃中)近年来,世界各国报告的孤独症患病率逐年增高,目前全球数据显示孤独症患病率约在1%-2%之间。我国儿童孤独症发生率也呈快速上升趋势,孤独症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显性的问题。市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秘书长蒋碧艳提交提案,建议建立孤独症支持“社区保障资源生态圈”,为孤独症群体提供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图片来源:东方IC

据蒋碧艳委员了解,孤独症是一种先天的广泛性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语言沟通等方面的困难,且这些困难会伴随终身,对孤独症人士的独立生存和积极参与社会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困难,严重的会伴随智力障碍及精神残疾。蒋碧艳委员认为,“孤独症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显性的问题。对孤独症患者生命发展全阶段的连续支持,是对他们生存质量的必要保障。”

经过调研,蒋碧艳委员发现,目前,孤独症患儿的预防、发现和干预未能形成机制,孤独症康复训练、教育安置及社会生活存在困难,孤独症社会保障联动和监管机制有待完善。

蒋碧艳委员告诉记者,对孤独症群体的支持应是一种综合的服务模式,政府部门应将服务重点转向扶持孤独症儿童及成人在普通生活环境中正常学习和生活,将孤独症支持重心“回移”到社区,以社区为半径,形成孤独症支持的社区生态圈,将孤独症的预防、发现、康复、教育和生活支持整合起来,让社区在普及儿童发展发育知识,提升家庭照护功能,升级专业服务方面发挥作用,推动儿童、父母、家庭、邻里多元主体的整体发展;让孤独症援助在公助的基础上,实现互助、共助的目标。

她在提案中建议,建立社区支持保障资源生态圈,以民政为龙头,整合医疗、教育、财政、人社、街镇等部门资源,建立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使孤独症支持工作能够在社会保障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顺利衔接,保证服务的连续性,建立从早期筛查和预防到干预、教育、就业、养老一体的社区生态化支持圈。

形成社区支持专业服务层级机制。在专业服务层面,通过与专业机构和人员合作,形成常识普及→伙伴支持→专业辅导→定向服务四层级专业化服务方式,突破以往较为单一的机构康复形式,将预防、诊断、康复、管理和生活多重功能在社区层面进行整合,让传统的孤独症“康复”变成正常“生活”。

另外,借孤独症群体“伞护效应”,惠及更多的弱势群体。孤独症群体因其在行为、语言和认知方面的多样性特征,对社会支持有复杂而个性化的需求。社区在应对这些需求的过程中,能够带动社区生活和健康服务功能整体提升,从而满足不同类型困境人群的差异化需求,让社区对孤独症的支持工作能够“伞护”更多的困难群体,为更多需要支持的对象提供优质社区服务。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