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有关于西方名画的研究至今已硕果累累,各个学派都有其独出心裁的研究方式,如《温迪嬷嬷讲述绘画的故事》《图说西方名画》《解码西方名画》等,其大都以叙事的方式展开讨论,因时间跨度大,作品涵盖面广,艺术流派较多,所以著作的体量也大。《英国国家美术馆·细究名画》(于下文中简称《细究名画》)作为普及版的名画研究著作,其引人入胜的书写方式以及高质量的作品图片,极大地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细究名画》丛书分别为《风景》《构图》《画框》《技巧》《静物》《面孔》《色彩》《修复》《赝品》,共9册,除《风景》与《静物》,《构图》与《画框》为相同作者外,每册书都为不同作者所撰写。参与撰写这丛书的作者多为艺术史家,有来自英国国家美术馆的馆长尼古拉斯·佩尼;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馆的现任馆长亚历山大·斯特吉斯;曾为伦敦国家美术馆注册办公室和艺术品处理部门的负责人大卫·邦福德等学界权威人士。他们以第三人称视角,围绕每册书不同的主题,通过作品展开讨论。
关于油画作品的修复,丛书中的《修复》一册简明扼要的通过木版油画与布面油画两方面来讲述。对木版油画来说,最常见的问题是开裂、断裂以及其造成的颜料脱落,木版油画发生弯曲的原因是,画作的背面比起被颜料层遮蔽起来的正面,更容易吸收和流失水分。暴露在空气中的背面木材经过反复的膨胀和收缩,可能会出现源自木质细胞自内而外的永久性收缩,进而导致覆盖着颜料的正面成为卷曲着的凸面。诸如此类的专业知识在丛书中比比皆是。
书末还介绍了10个经典案例,如:“被隐藏起来的损伤”“顺应审美变化而被重塑的画作”“不可擦除的清漆”等等。“被隐藏起来的损伤”案例中两件作品——詹蒂莱·贝利尼的《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与安东尼奥·皮萨内洛《圣母子、圣乔治和圣安东尼》,经过X光照射,我们可以了解到修复者朱塞佩·摩尔泰尼对画作的修改程度,X光片显示,摩尔泰尼重绘后原画已经被毁坏了,所以该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出自摩尔泰尼之手。通过案例向大众普及艺术修复的专业知识不失为一个巧妙的办法,对普通群众来说,比起阅读专业型很强的知识罗列性专著,以案例来开展更容易理解。
图说:《苏丹穆罕默德二世》
此外,英国国家美术馆收藏的架上画作大多数是油画或蛋彩画,丛书也主要围绕油画、蛋彩画展开。《技巧》一册中讲解到颜料的构成,采用了比利时安特卫普画家昆汀·马西斯的《圣母子与四天使》整体与显微镜下的局部细节图,来揭示画家是如何实现颜料叠加的效果,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圣母的红色披风上泛着微光的珍珠和淡黄色的纹饰,富有质感;英式洛可可风格代表画家庚斯博罗未完成的《两个女儿和猫》作品,又使观众了解到画作中不同部分的上色顺序以及画家是如何构图的,画面中女孩们头部的完成度是最高的,其余部分如皮肤、小猫等,仅用寥寥几笔就将主要特征概括出来。丛书中出现的作品皆有版权介绍,部分书册于文末还有延伸阅读,便于初学者及兴趣高昂的读者进行深入学习。
不同于传统教材文字占比大、句子冗长的特性,《细究名画》丛书用了极简练的语句提出问题并自行回答,文风平易近人。《技巧》一册引言中提出的诸如“画家是怎么做到使得每一幅画与旁边的画看起来不一样的?”、“画家可以选用的材料有没有差别?”等5个问题,除了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以外,亦能使读者带着问题继续阅读,起到导向作用。丛书极具特色的一点还在于书中图片的占比之高,是丛书作为普及版阅读书目所必备的条件,加之其拥有英国国家美术馆的数字图片资源,在作品图片的质量上具有较大的优势。
《细究名画》作为普及版读物,如同范景中先生为《图像学研究》作的序所说,也具有德式学术与英式学术相结合的迹象,使热爱阅读的大众领略到艺术的魅力与伟大。(陈依玲)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