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社会 > 正文

草长莺飞时节,去看看海派艺术大师笔下的花花草草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徐翌晟     作者:徐翌晟     编辑:沈毓烨     2023-03-15 19:56 | |

草长莺飞时节,看一看三位海派国画大家笔下的烂漫山花,行云流水。正在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进行的“总知春烂漫——纪念张大壮、来楚生、江寒汀诞辰120周年特展”对三位海派艺术大师的艺术人生作一次较为全面的梳理和展示。三人同是1960年画院成立时的首批画师,且均以花鸟画见长,在海上画坛享誉已久。展览分为“技道遂心”“声气相求”“鼎故革新”“桃李春归”四大部分,展出作品以上海中国画院馆藏为主,此外也有来自于上海博物馆、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朵云轩的部分作品。此次展览也有部分作品是自创作完成后的首次呈现,包括江寒汀《紫藤双猫》、来楚生《丝瓜花猫》以及张大壮晚年作品《写生蔬果册》。

图说:江寒汀《金鱼紫藤》

“三人在风格的呈现上,有着各自的追求。数十年的艺术探索,使三人在花鸟画创作领域不约而同地尝试对传统海派花鸟画进行符合时代审美的创新。”策展人郝范荣介绍。张大壮、江寒汀以明丽秀润的小写意画风见长;来楚生则受吴昌硕、潘天寿的影响,以生拙质朴、富有金石意趣的大写意风格著称。三人不同的艺术面貌体现了20世纪海派花鸟画多元并存的格局。


蔬果小品中的超然


展览现场展出的数帧张大壮所作6开蔬果小品,诞生于艺术家生命的最后几年。1977年,他罹患癌症,经医院诊断告知只剩下三个月的寿命。然而他得知后拒绝了任何手术和化疗的方案,仅凭早年随舅父章太炎学过中医,便自己抓方取药,在家静养。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张大壮的创作热情反而更加炽烈了,即便缠绵病榻,依旧笔耕不辍。常躺在床上支起一画板,仅以洗砚水信手涂抹,仍得佳构。晚年常作小品,风格上渐趋徐渭、陈淳、八大等人,笔墨老辣,纵放洒逸。他将没骨渲染的技法上升到了没骨写意的全新境界,笔墨蕴化的能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展出的蔬果小品,可见其行笔如烟花流云,更无谓造型是否准确,纯粹天性为之,笔到意到。此时,艺术所带来的精神力量,已让他全然超脱了病痛的摧折。

图说:张大壮《牡丹开》


传统花鸟中的创新


上海中国画院正式成立使得海派画家可以专心从容地追求艺术,但如何令海派传统绘画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符合时代审美的需要,仍是摆在画院画师面前的一个问题。

由此,以画院为主要阵地的上海美术界,开启了一段艺术创作内容上的现实主义和技法上的写实主义尝试。画院的一批老画家走进工厂、农村,参加劳动,体验生活,尝试着用写实的画风来描绘上海地区人民生产建设的新面貌。出于对艺术的热爱和对新生活到来的喜悦和感激,画师们的创作热情愈发高涨,以张大壮、来楚生、江寒汀等为代表的画院花鸟画组,大胆探索,勇于尝试,创造性地将农业丰收成果作为描绘对象,结合高超的笔墨技法,通过对果蔬、家禽、渔获的生动描绘,将海派花鸟画创作引入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张大壮的《带鱼丰收》、江寒汀的《萝卜丰收大有年》、来楚生的《收菜籽》就是这一时期创作成果中极为精彩的代表,也正是他们不约而同的大胆构想,为传统海派花鸟绘画的现实主义创新提供了一片广阔的天地。

图说:来楚生《黑鱼》

作为海派绘画中最具核心地位、海派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传承与创新是始终的课题。因而张大壮、来楚生、江寒汀三人晚年的画风仍保持着对创新嬗变的热情。他们为海派花鸟画发展殚精竭虑,即使抱病在身仍未放弃对艺术精进的远大抱负与追求。由此,可将三人笔下的新花鸟画称为中国现代海派绘画的典型,也是上海这座城市文化精神的体现。(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