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帮侬忙 > 正文

3.15消费维权直播|百安居,装修费“胡乱收”!要退款“逼签”保密协议,竟想“封口”消费者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陆常青     作者:陆常青     编辑:解雯贇     2023-03-16 17:23 | |


图说:预算报价书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家住浦东新区金桥镇永业路94弄永业小区的陈先生向“新民帮侬忙”反映,家中装修找到了“业界大牌”百安居,但没想到在最终结算时,竟发现装修团队在施工过程中多收了不少款项。经过沟通,对方虽承诺解决,但要求陈先生必须补签一份调解协议,其中涉及“封口”的所谓“保密条款”让陈先生觉得自身的权益又一次“被伤害”。

账目不清 装修款被多收

陈先生告诉记者,2021年9月底,他与百安居金桥店签订装修协议,双方约定装修资金按时结算,多退少补。到了2022年8月底,屋内装修完毕,验收时,陈先生共花费约19万元。但是,在双方进行账目结算时,陈先生发现整个工程还有吊顶等项目没有完成,算上没有按期交付的滞纳金,百安居应该退还他1万多元,但是百安居的工作人员竟让陈先生还要再继续支付9000多元的费用。“这也太不合理了,合同里条款都写得非常清楚,我也是一条条与他们核对过清单的。”一怒之下,陈先生投诉到了百安居总部。

要想解决 先签保密条款

在经过一轮轮反复沟通协商后,百安居方面终于同意赔偿陈先生11600元。但要“一次性解决问题”,前提是必须签署一份“顾客投诉调解协议书”,而其中的“保密条款”让陈先生实在无法接受,其中包括“本协议对外严格保密,双方不能将其泄露公开……更不得接受第三人采访或提供相关的资料信息”“投诉有关的所有的票据和资料原件交由百安居留存”等。协议签署后,一旦违约将按照赔偿金的3倍赔偿,如果不签署这份保密协议,就无法“走流程”进行赔偿。

图说:顾客投诉调解协议书

作为消费者,陈先生认为这份“保密协议”是一份“不平等条约”,他质疑协议中业没有给出具体的钱款到账时间以及保修款项,并且让他签署保密协议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希望能“封口”,不要对外传出百安居的装修服务有问题。于是,他拒绝在这份调解协议上签字。往后的数月内,百安居的冷漠态度让本该早就解决的问题陷入了僵局。

扭曲协议 不能成挡箭牌

记者联系了安居客服,一名工作人员回复称,关于陈先生的投诉,他们也在努力地寻找解决方案,至于调解需要签署的这份保密协议是公司法务部门出具的模板。在“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介入下,百安居同意删去协议中要求保密的条款,双方最终采用公开协议解决此事。

不过,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装修、汽车、美容、旅游等诸多消费领域,消费者维权时常会遇到被要求签署“保密协议”,否则就将陷入“维权难”的困境。

在采访中,业内和法律界等相关人士均表示,类似这种“保密协议”实际是一种“扭曲协议”,往往是由于产品质量服务等问题对消费者造成损害,而经营者为达到“掩盖真相”的目的而签署的,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剥夺,对更多消费者造成的损害是深远的、不可预见的。

对此,不少消费者认为,这样的“保密协议”不应该更不能成为厂商免责的“挡箭牌”,相关部门须进一步完善消费者的维权机制,以降低消费者的维权成本。

新民晚报记者 陆常青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