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我在现场 > 正文

上博现象级热展给一座城市带来了什么?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徐翌晟     作者:徐翌晟     编辑:陆玮鑫     2023-05-07 14:53 | |

上海博物馆外景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 摄

展览、演出、市集,艺术的各种形式充盈了上海博物馆里的十二个时辰,一夜无眠!今天,是上海博物馆现象级大展“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的最后一天,今天0时至24时进行的“艺术嘉年华”是上海博物馆建馆以来首次全天候开放、24小时不打烊的活动。

博物馆大厅的计时器刚过0时,艺术爱好者李丹妮就进入了展厅,这是她第六次来看“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了。上博围绕展览举办的每一次社会大美育活动她都没错过,为了能与展览中自己最喜爱的那幅《红衣男孩》相衬,她特意穿戴有绛红色裙摆白色花边帽子的英国乡村风格服装前来,“看了6次还觉得不过瘾”。

观众热情高涨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 摄

据统计,“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在展三个多月,共接待了42万余人次入场参观,创下国内博物馆单个收费特展的新纪录。数据显示,如李丹妮这样的Z世代观众占到了观展人群的40%,一半以上的观众来自外省市,15%的观众观展超过两次。从经济层面上来看,仅5月6日,上博的文创产品销售额就创下了单日历史新高——31.2万元,其中文创商品28.5万元,文创下午茶等3.2万元。文创销售总额达2300万元,刷新上博的单展纪录。

每一幅作品前,都有不少观众驻足

无论是观众人次还是影响范围,“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都可以称得上名副其实的“现象级热展”。在上博馆长褚晓波看来,该展的持续火爆,一方面得益于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积压已久的文化消费需求被有效释放;另一方面,依托于上海浓厚的文艺氛围,资源配置方面的明显优势,显示了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魅力。最重要的是高品质展览本身,许多教科书上的名家名作让观众愿意付费看展。

参观者留影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 摄

在这次特展中,为了尽可能满足不同年龄、背景、兴趣的观众需求,上博提供了精细、多元的美育方式,将专业艺术史资源转化为社会美育资源。据上海博物馆党委书记汤世芬介绍,他们先后推出银发专场、学生专场(包括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温度。

“特展”成城中热事

一个“现象级”热展的背后,究竟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上博的珍藏展提供了借鉴。据悉,上博正全力打造“何以中国”“对话世界”和“百物看中国”三大品牌系列大展,如“艺术嘉年华”般多彩的形式,为今后的展览打开了思路。(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