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看到绿色,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激情。那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绿色,伴随着我的一生。绿色军服的样式随着时代的浪潮而变化,而不变的是我穿过35年的国防绿。
1979年9月,在西南边境自卫反击战的炮声中,我参军入伍,穿上绿军装。帽檐上一颗五角星和领子上两片红领章,印证了军人对党的忠诚,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改革开放后,军队向现代化进军。1988年10月,我军恢复军衔制,我成为一名中尉军官。不知不觉中到了2007年,我已是一名上校军官,量体定制的绿色军服穿在身上,显得格外挺拔精神;那流淌在我骨子里的国防绿,是我一生的挚爱。
时光茬苒,白驹过隙。2014年,由于服役年限已满,我依依不舍地离开部队。走进商店挑选衣服时,我看着琳琅满目的服装,首选的颜色还是绿色。
退休后,我被安置在上海虹口军休一所。在所第五党支部大会上,我见到著名军旅词作家、民歌《太湖美》的词作者任红举——他是那样的平易近人。在党支部大会上,他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从他身上,我深刻地认识到退休不褪色,要时刻牢记我是一名党员,一名军休干部。
后来我转入嘉定军休所。第一次参加所党支部大会,我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党员,由家人用轮椅推到了会场。会上,他用坚定的语气做思想汇报,他就是全国先进军休干部翁延龄同志。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他都准时参加党支部大会,从不缺席。在所微信工作群,开辟的学习二十大精神论坛里,他积极发言,交流心得体会。他关心下一代,捐款助学无数,九十四岁高龄,还继续到学校宣讲红色故事。他坐在轮椅上离去的背影深深感染了我。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一辈军休干部,他们的言行和先进事迹深深影响着我。在所里成立“关心下一代,医疗志愿服务队,军休宣讲团”时,我毫不犹豫地参加进去。当我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一二一”,唱着“我是一个兵”,奔赴社区做医疗志愿服务时,赢得了居民的好评。责任使命依然在,只是脱下戎装,转换了战场,我依旧是一名老兵,兵心向党永不变。
今年六一儿童节,我和嘉定军休所周所长来到了嘉定区新成路小学,作为校外辅导员和孩子们一起共庆节日,我们感到格外高兴。当我穿上绿军装来到学校时,看着那一张张可爱的面孔,听着少先队队歌,那一刻感觉自己也童心未泯了,同时深感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少年强,则中国强。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传承红色基因,宣讲红色故事,让红色江山代代相传,是我们军休干部的责职。
陈永莉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