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方言话剧《雷雨》走进华师大,跟“繁漪”“鲁贵”学说老派上海话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朱渊     作者:朱渊     编辑:陆玮鑫     2023-11-18 12:26 | |

“什么叫尖团音?简单说就是尖音和团音的总称。普通话里不分尖团音,但老底子讲上海话,可以清晰听到尖团音,这也是沪语的一种风味。”昨日,上海方言话剧《雷雨》艺术总监兼领衔主演华雯、导演吴汶聪走进上海华师大的校园,为300名学生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沪语课。与此同时,主创还和大学教授朱康一同探讨了这版《雷雨》的创排点滴、剧本改编、舞台呈现、演员角色理解。12月2日至3日,该剧将在上海宛平剧院上演。

昨日还有来自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20余名留学生,此次导赏对他们而言既是一次与中国文化的亲密接触,也是一次跨越国界的文化交流。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留学生表示:“《雷雨》这一剧目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但用上海话进行演绎对我而言很是新奇,希望能够在今后有更多机会学习。”

  2022年,方言话剧《雷雨》以全沪语对白破圈,引起网络热议。这是一出由沪剧专业剧团呈现的话剧作品。 创排初期,演员尝试将原先沪剧中的唱段改成说词,但因沪剧中的尖团音,使整体改编未达到预期效果。之后,团队又尝试去掉尖团音,却发现在演绎周朴园、繁漪、鲁贵等比较厚重或年纪大的角色时,丢失了“厚重感”。

最终,在不断尝试和磨合下,演员根据不同角色人物性格特色,量身定制台词,这才有了台词发音贴切的沪语话剧《雷雨》。为凸显上海风情,吴汶聪带领团队多次走访思南公馆,“我希望创作出来的是现代意向,符合当下审美元素的海派文化。”

活动现场,师生共同欣赏了方言话剧《雷雨》的经典片段“鲁贵说鬼”,剧团老师针对《雷雨》中的经典沪语台词进行了现场教学。华东师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学生牛露潼在看完片段展示后表示:“这次的《雷雨》让我不仅觉得沪语说起来好听、有趣,也激发了想要学沪语的兴趣”。

为更好做好美育进校园,本次课程中,宛平剧院与大夏书院共同招募了10名“文化艺术鉴赏师”,走进宛平剧院了解台前幕后的故事。未来,宛平剧院“大宛集”美育品牌将继续将送“美”进校园,让更多年轻人能够了解和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戏曲,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