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闵行各级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努力践行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深入群众倾听“真民意”;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直插一线掌握“真情况”;坚持解决问题的根本导向,对症下药拿出“真对策”。
“今日闵行”推出“调研手记”栏目,全方位、立体式呈现调研成果,力求成为闵行“以调研开局、以调研开路”和“三个紧密结合”的真实记录,助力调查研究察实情、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
本期关注梅陇镇爱国村党总支书记金志刚的调研手记。
河长制如何让河长治
这个村交出了自己的答案
梅陇镇爱国村党总支书记 金志刚
爱国村位于闵行区梅陇镇东南部,其辖区内有一条小排河,长约1.5公里,是爱国村的主要排水渠道之一。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小排河水草丛生、淤泥阻塞,河岸两边乱倒垃圾的现象时常发生,水质受到污染。部分河道的河岸防护设施还存在严重的老化破损问题,存有安全隐患。水清岸绿的场景似乎已成为了过去时,如何找回记忆中的美好河景,成为了我常常思索的问题,也是摆在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实地踏勘,找准病根
为找到“病根”,我沿着小排河两岸进行了一次次实地踏勘,联合职能部门实地走访了河道沿线的企业,查看污水纳管情况,并邀请水务部门开展了水质检测。此外,通过走访周边群众,我还了解到了群众对于河道治理的意见态度以及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水平。
走访河道沿岸企业
随着调研的不断深入,水质变差的原因也逐渐浮现出“水面”。
由于河道周边部分企业偷排污水,以及河道两岸乱倒垃圾的现象频发,导致河道内污染源增多,河床淤泥堆积,加之河岸及河内绿植品种又十分单一,导致了河道水生态系统建立困难,削弱了河道的自净能力。
软硬兼修,“三水”联动
在找准病根的基础上,如何开好“处方”,做到对症下药?我们与治水专家、水务部门人员等进行了“联合会诊”,在治水、活水、护水“三水”联动上做文章。
班子扩大会讨论河道整治事宜
首先是开展控源截污行动。我们邀请了水务、环保等职能部门对沿线企业开展联合检查,加强废水排放管理,严厉打击非法排污行为。同时,村委会紧盯污染源头,积极开展常态化巡查,发现并及时处置了5处生活污水偷排口。
我们还积极推进了硬件设施的修复建设工作,更新雨污分流管道2800米左右,维修河道护栏约500米,安装防护网约1500米,极大减少了污水、垃圾进入河道,致力于在源头上治理河道污染。
河岸补种绿植
我们对河道进行了梳理规划,有序开展了河道清淤疏浚工作,并清除河道垃圾约1.3吨。此外,还在小排河沿岸补种各类湿地植物约1000平方米,不仅避免了水体富营养化,还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和美化水域景观,提升岸线的稳定性和生态修复功能。
巡河队伍日常巡河
其次,是在壮大巡河队伍上下功夫。我们积极发动群众作为“民间河长”,进行常态化的巡河,及时发现和上报违法倾倒、排放污水的违法行为,发挥其“监督员”的作用。
对于河道两岸的企业,我们建立了环保管理档案,记录企业的环保信息、处罚情况等,便于村委会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环保状况。同时,村委会和水务环保部门还常态化开展水环境保护,垃圾投放等宣传工作,以提高辖区内企业、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形成人人共同参与护水的良好氛围。
如今,小排河水质已从过去劣五类水质变为三类水质,可以说是实现了蝶变和新生。河域环境“净清美”,污水排放从无序转向有序,治水护水也从单一转向了多元参与,水清岸绿的美景终得到再现。
现在的爱国村小排河
经验启示
在治理完成后,我也在积极探索思考,如何让小排河“长治”,永葆净清美的“容颜”。我认为,一是常态化开展巡河工作,加强与水务、环保等职能部门的协作,抓好源头治理;二是要强化宣传,让周边群众和企业真正树立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去爱护小排河;三是充实“民间河长”的力量,引导广大村民积极参与河道管护工作,为守护好一河清水、共建美丽乡村贡献力量。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