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教育 > 正文

《国史进校园》专题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王蔚     作者:王蔚     编辑:房浩      2023-11-20 09:01 | |

图说:《国史进校园》与会者参观“顾晓英工作室” 采访对象供图

  《国史进校园》专题研讨会日前在上海大学举行,主题为“遵循爱国主义教育法,推进‘五史’与课程深度融合”。本研讨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指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宣传教育中心、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上海大学)、赤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主办。

  国史进校园(红色经典进校园)组织委员会秘书长董俊山以“爱国主义教育与‘时代新人’培养”为题在线发言。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特约研究员徐光寿的报告主题是“按照第三个历史决议的精神讲好‘国史’”。

  上海大学教务部副部长、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上海大学)负责人顾晓英表示,在课程教学实践中要积极推动各学科老师参与进来,形成学科“反哺”。要拥抱互联网思维,打破课堂边界,打造数字课程,更好地实现教学效果。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沈洁霞、赤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徐利颖、徐州开放大学党委书记石月荣分别介绍了学校思政课程的新做法、新经验。

  国史进校园(红色经典进校园)组织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刘雨昕说,将联合有关单位陆续推出爱国主义教育法解读、国史大讲堂等活动,结合国史教育基地建设,为推动“五史”与课程深度融合做出应有的贡献。

  顾晓英以“遵循爱国主义教育法‘新中国史’融入,促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为题做报告。上大上海美术学院史论系副主任秦瑞丽对“美育中国”课程案例进行讲解。上大上海电影学院副院长程波分享了“光影中国”课程案例。上大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马亮围绕“引人入胜,催人奋进——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做主题报告。上大音乐学院副院长纪晔晔分享“时代音画”课程的教育实践。

  新民晚报记者 王蔚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