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市场,与之密切相关的闲置奢侈品(下称“闲奢”)行业也正在蓬勃发展。随着电商、直播平台的介入,闲奢交易量剧增带动了奢侈品鉴定需求的日益增长。为了满足更高、更快、更准的服务需求,中溯对上海检测站进行了全面的扩建改造和升级,在使流程进一步标准化的同时,数字技术的加入也为业务扩容留下了充足空间。
让标准化流程服务于严谨和效率
中溯检测集团位于上海总部的中溯检验检测认证中心(上海检测站)占地面积超4000平米,该建设规模使得上海检测站成为了目前业内大规模检测站之一。
作为率先将鉴定服务标准化、流程化的鉴定机构,中溯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严谨的操作规范。商品从入库到出库的检测流程被精心设计为开箱检查、建档登记、拍照存档、多轮鉴别、复检核对、封箱寄出六大步骤。扩建后的检测站,内部的检测工作台经过重新规划与布局,确保了从商品入库到出库的全过程高效完成。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使检测站内动线上流动的各不相同的送检商品,共享同一套操作规范,也为新技术的介入奠定了基础。全新升级的仓储流转系统配套全信息化的内部管理系统,让工作人员分工更明确,可效率有序的应对数量庞大的检测需求,在降低客户等待成本的同时,极大改善了闲奢商品的购买体验。
同时,为了提升服务透明度,打消消费者和商家对于检测安全的顾虑,中溯的每一个检测站内均安装了24小时运行的无死角监控系统,上海新站内摄像头多达300+,让每一个流程都有据可查,每一个细节都能被完整地记录下来。这也为公司的售后服务提供了坚实保障,客服团队能够根据监控记录与建档资料快速准确地回应客户诉求。
让科技手段辅助人工鉴定
同品牌的同一款式商品,可能会因为产地、生产时期的变化导致工艺特征上出现细微差别。单凭鉴定师的个人经验,想要辨别这些特征难度巨大。
不同于行业内的某些鉴定机构,中溯更加关注人工鉴定之外的容错率,力求用更新更精密的科技化手段弥补“人眼”鉴定的短板。为了提升鉴定准确度,中溯不惜重金在全球范围内采购高水准检测设备,从500多台设备中层层筛选出了数十台高尖端检测仪器,这批设备均经过美国、欧盟和国家计量认证,包括超景深3D建模仪、手持式合金分析仪、密封测试仪等精密仪器。
除了从海外直接采购外,中溯也积极与国内设备厂商合作,结合自身需求,将全球采购的先进子系统运往深圳的高科技公司组装调试,并接入汉化版操作系统,最终组装出的光谱测金仪让中溯成为国内率先拥有实验室级精密仪器的鉴定机构。
“黑科技”的加持带来的不仅是效率上的提升,更能帮助鉴定师突破人类感官的限制,以更微观、更深入的视角完成鉴定工作。
想要解决这一难题,除了设备支持外,鉴定师还需要大量正品、仿品的各类数据为鉴定提供支撑。为此,中溯会定期将各奢侈品牌专柜的新品悉数买回。对于早已停产的中古款式,中溯还组建了海外团队长期驻扎在日本、欧洲、美国等地采购鉴定样品。所有样品在寄回后,会经过超景深3D建模仪、X光谱等设备采集特征数据,并保存在中溯的样品库中备查。
目前,中溯的数据库中已经拥有超过3000万件正仿品的数据,总容量超过900T。涵盖箱包、腕表、饰品等品类,数据内容包括金属成分、皮革数据、刻字特征等。
对于通过检验的商品,中溯还会为其分发专属溯源签,并实现了与各电商平台的互联互通,实现联网管理。用户不仅可以通过扫描溯源签二维码的方式查询到鉴定报告,还可以在电商APP上方便的查看。
让设备和经验服务于人才培养
闲奢目前仍属于小众行业,一名成熟鉴定师的培养周期通常为5-8年,入门门槛高且缺少培养渠道,导致行业内存在相当大的鉴定师人才缺口。行业不仅需要更多的鉴定师和更权威的培训机构,也需要更多更专业的从业者,从闲奢商家的运营者到经营者,都需要扩容以满足这一不断增长的市场。
为此,中溯斥资数百万成立了“中溯教育”,打造专业化课程以帮助有志从事闲奢行业的人们获得自己的“种子技术”。中溯不仅拥有经验丰富的师资团队,更有着行业领先的设备和数据积累。教学过程中,采取理论教学、实物比对、行业数据赋能三者相结合的方式,全面系统的培养学员对奢品的认知和鉴定能力。重金打造的电教室,搭配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互动式学习平台,模拟实际鉴定场景,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让理论与实操高效结合。除鉴定知识外,课程内容还涵盖了店铺运营、社媒打造等多方面内容,力求培养全方位的行业人才。
历时七年,中溯检测从一家独立检测中心发展成为覆盖全国9个地区站点,员工人数超过600人的检测集团;业务也逐步扩张,从单一鉴定服务走向提供综合性闲奢鉴定服务。在为闲奢消费者提供权威、透明、高效服务的同时,更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赋能全行业,由点及面地推动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
新民网出于传递资讯的目的刊登此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