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举行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如身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师云雷带着世界首款实现手部、上肢和下肢全覆盖的康复产品——UniGym智能多合一居家康复系统亮相Future Tech 100展区,引起各方关注。今年1月,这家专注于智能康养机器人赛道的初创企业正式“落户”临港新片区,成为其科创“朋友圈”里的新成员。
临港新片区成立即将迎来五周年。从揭牌伊始,科技创新一直是临港新片区的重要使命。随着科技创新工作迈入2.0时代,临港新片区持续提升基础创新策源力、应用创新牵引力、创新孵化培育力、科技产业竞争力。
这是临港新片区打造上海科创新高地、迈向“创新创业之城”的生动缩影。
图说:俯瞰临港人工智能科学中心,犹如一片芯片。新民晚报记者陈梦泽摄
厚植创新创业土壤
如身机器人选择“落户”临港新片区,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新片区有完善的科创服务、利好的政策支持与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还聚集了一批知名的机器人企业,人才、供应链、生产链等方面的高集聚度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师云雷说。
科创企业的发展与良好的创新生态密切相关。如身机器人落地后获得了数千万的天使轮融资,还有一系列科创活动纷至沓来,如X·Time2024国际创业大赛、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等,厚植创新创业的土壤,不断激发企业科技创新动能。
“5年时间,临港新片区的人气更旺了,科创浓度也越来越高。”上海飞奥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付哲有了这样的体会。作为一家与新片区共成长的科技驱动型企业,飞奥科技的核心业务涵盖企业数智化转型咨询、云转售、云管理服务、软件开发定制等,去年正式入选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付哲告诉记者,2018年,飞奥科技仅有几名员工,销售规模在几十万元。如今,员工增加到近70人,还与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签下了不少“大单”,销售规模持续扩大,去年已突破亿元。
激活科技创新“一池春水”,高质量发展才有“源头活水”。5年来,临港新片区科技型企业和创新主体持续增长。其中,高新技术企业由254家增长到149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由1家增长到25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达441家,市级科技小巨人(含培育)企业已达56家。
科创驿站应运而生
如身机器人与飞奥科技的发展势如破竹,离不开临港新片区全方位的科创服务体系。上海临港科技创业中心(以下简称“临港科创”)自2009年起扎根新片区,是临港首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有超过3000家科创企业入驻。总经理屈林的工作日程排得满满当当——辗转于上海各区,每天几十通电话与视频会议,加班出差也是“家常便饭”,“我是‘急性子’,想着帮科创企业解决难题、对接需求,停不下来”。
初来临港时,屈林及其团队完全是“两眼一抹黑”。“人少,产业落地少,科创中介服务资源也少。”在一张“白纸”上,临港科创从最基础的“衣食住行”服务开始做起,为落地的企业构建“生活圈”。
2019年,临港新片区揭牌成立,高校、人才、产业逐渐集聚,各项创新要素逐渐趋于完备,科创生态也有了大幅提升。为了契合新片区更高层级的战略定位,打造科创企业成长高地,临港科创的工作开始转向——导入更多海外人才、项目与资本,为中国的科创企业打开国际化市场。
屈林介绍,作为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培育体系的重要一环,科创驿站应运而生,立足新片区,聚焦汽车电子芯片等前沿产业和跨境、离岸项目引进孵化,技术、人才、资本、数据全要素导入,政策、服务、产业生态全功能服务。如身机器人就是从科创驿站落地新片区的企业之一,不仅通过资源的导入融入了上下游产业链,还利用新片区对外投资的便利性,不断拓宽其海外的销售渠道。
“如今,我们不只是‘服务者’,还是‘整合者’。”屈林说,面对大量的科创企业,临港科创让更多专业服务机构参与到科技创新的服务链中,搭建起两者间的“桥梁”,让企业的需求得到精准对接,目前各类科创服务商多达三四百家。
梯度孵化成效显著
作为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临港新片区建立了覆盖“基础创新-应用创新-成果转化-科技型企业培育”的全链条全过程科技创新体系,助力企业“0到1”的源头创新、“1到10”的创新加速和“10以上”的科技成果加速转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升临港新片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积极布局高能级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开工,3年内引入和建设5—10个国家级实验室和重大科学基础设施……临港新片区聚焦基础研究,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高效低碳燃气轮机实验装置项目预计今年建成,我国自主研制的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首台样机在临港总装下线。
鄂维南上海国际算法创新基地、上海技术交易所国际交易中心揭牌,临港新片区推动应用创新加速,多层次科创支持政策让16家新型科创平台与机构发挥优势,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与企业深度合作,初步实现科技企业引进、培育、孵化数量近百家。
围绕重点产业,临港新片区搭建全方位的转化和孵化平台,如聚焦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技术研发转化平台,具有全球创新孵化能力的璞跃孵化器及聚焦化合物半导体领域的司南孵化器等孵化平台,为科技成果转化注入源动力。
产业和科技创新政策不断更迭优化,科创大会、科创大赛等科创活动层出不穷,“科创驿站、孵化器、加速器、特色园区”梯度孵化培育体系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科创服务……临港新片区已成为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生长的摇篮,越来越多科创“火种”将在这里点燃。
新民晚报见习记者 陈佳琳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