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肌肉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流失,40岁后,每10年流失最高达8%;70岁后,流失加剧,每10年流失最高达15%。在我国,60岁以上人群肌少症患病率达14%—33%,而失能和住院患者更是高达78%。肌肉的流失让老年人的活动力退化,骨折风险增加,容易引发老年人的“最后一摔”。日前,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一次老年医学学术会议期间,“启航·引领新肌元”全国老年肌少症诊疗示范门诊项目启动,第一批建设成功的示范单位名单在老年肌少症诊疗示范门诊论坛上公布。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王建业教授表示,进入老年期后,几乎人人都会出现肌少症,但有多少人需要治疗,则需要研究并规范。肌肉的流失会使有质量、有尊严、快乐的老年生活成为泡影。老年肌少症应引起广泛关注,全国老年肌少症诊疗示范门诊项目由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会作为技术支持单位,整个项目旨在关注老年人肌少症,建立和扶持全国老年肌少症诊疗示范门诊,明确从筛查—诊断—治疗—随访的规范化流程,强化营养和运动治疗,提高我国肌少症诊疗水平,造福广大老年患者。全国有21家医院入选首批肌少症示范门诊,包括上海的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第一批全国老年肌少症示范门诊除了自身发展外,还将以点带面,向所在区域辐射自身的强大影响力,带动、帮扶区域内医院建设老年肌少症门诊,助力老年肌少症早期识别及干预知识的全面普及。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郑松柏教授指出,防治老年肌少症的策略包括,控制危险因素、营养补充、加强运动、药物治疗等。营养不良是老年肌少症主要病因之一,积极、有效的营养支持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多项研究表明,补充HMB可以增加老年人肌肉质量,预防肌肉减少。HMB(β-羟基-β-甲基丁酸),它是亮氨酸的代谢产物, 有助于促进肌肉蛋白质合成、抑制肌肉蛋白质分解,增强肌肉再生。HMB的来源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尽管在牛油果、柑橘类水果、花椰菜和鲶鱼等食物中含有外源性HMB,但食物中含量较少,很难从饮食中摄取足量的HMB。而内源性HMB是由体内亮氨酸代谢而来,但只有5%的亮氨酸可以代谢为HMB,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因此,为老年人额外补充HMB是必要的,可考虑优先选用含有HMB的ONS(口服营养补充剂)。
(潘嘉毅)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