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评论 > 正文

新民随笔|违法必被捉

来源:     记者:​吴强     作者:​吴强     编辑:​杜雨敖     2024-12-24 18:30 | |

警方严厉打击涉消费券违法犯罪。消息一出,大快人心。

为了促消费、惠民生,有关部门大力度出台消费券举措,给消费者真真切切的实惠,同时也给商家带来实实在在的生意。本来,按时按点,在手机上抢券,坐在家里就可以完成,方便快捷,抢到就是赚到,整个行为既具有仪式感,又有获得感。然而,不法之徒却通过修改IP地址、组织大量人员哄抢的方式,倒卖消费券,虚构交易骗取消费补贴。消费者抱怨“怎么又没抢到券”,其实不只是手速、网速问题,背后还有这帮不法分子在捣鬼。

互联网初起的时候,就有一种说法,“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意思是人在屏幕后面,看得见、摸不着,“键盘侠”满天飞,网络行为似乎可以为所欲为。随着网络越来越深地介入我们的生活,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已经成为一个基本共识。抢券加价倒卖的行为,涉嫌违法;商家通过虚假交易骗取补贴的行为,涉嫌诈骗——简言之,只要是“黄牛”,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其行为就可能涉及违法而要受到法律惩罚。

看上去通过网络、移动端的违法行为,似乎可以遮人耳目、暗度陈仓,事实上,所有通过网络所做的违法行为,恰恰因为在网络上进行,更容易露出破绽马脚,哪怕行为再隐蔽的,也会有蛛丝马迹。一旦违法,抽丝剥茧,罪证昭昭,逃无可逃。

以前菜场里,买菜人一个不小心,把百元大钞当十元错给了菜贩。黑心的菜贩往钱箱里一扔,就归为己有。买菜人想起来要索回,卖菜人大可以来个死不认账:“除非你报得出钞票号码,否则我箱子里那么多,没有你的!”现在好多人用移动支付,就再没有这个问题了。哪怕你手指多点一个0,支付凭证在手上,任谁赖不掉。

所以,违法必会留下痕迹,网上更甚,千万莫违法、违法必被捉。另外,也替不用或者不善用手机的人说一句,消费券发放除了线上的,最好还有线下的、妥当的方式,那就更好了。

吴强/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