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为一个人逛一座城 > 正文

为一个人 逛一座城 | 陈占祥19岁考入雷士德工学院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沈琦华     作者:沈琦华     编辑:蔡瑾     2021-06-10 10:42 | |

  陈占祥1916年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奉化县,是我国著名的城市规划专家。1950年2月,他和梁思成合作完成2.5万字的《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这便是著名的《梁陈方案》。陈占祥毕生致力于提高我国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水平,做出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享有很高声誉。

220608_p2.jpg

图说:上海雷士德工学院旧址 新民晚报记者 金晶 摄

师从名师学建筑

  1934年,上海雷士德工学院建成开学,旧址位于东长治路505号,由英国建筑师亨利·雷士德的雷士德基金会出资建造,德和洋行设计,久泰锦记营造厂承建。学院大楼呈“Y”形,中间为入口,一道直通底部,两边岔开。整座建筑为典型的装饰艺术风格,窗框等部分多以天平、齿轮、圆规等科学仪器或机械图案作装饰,是古典对称和现代简约风格的完美结合。

  当时,雷士德工学院以培养工程师和建筑师为目标,下设建筑、土木工程、机械电器工程等课程,学生每周除上课之外,还有两个半天要到车间实习,撰写实习报告,不合格的话就会被留级。学院以教师的讲课笔记为教材,是上海唯一一所不使用标准教育课本的大学。在那个时代,“雷士德学生”的同义词就是读书用功、专业过硬、举止优雅。

  1935年,19岁的陈占祥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雷士德工学院。在老师的建议下,陈占祥于1938年从上海赴英,进入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学习,师从建筑大师贺尔福教授,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规划学硕士学位。1944年底,陈占祥进入英国伦敦大学,师从英国著名的城市规划专家、大伦敦规划的主持人阿伯科隆贝爵士攻读博士。然而此时的上海却风云突变,1944年,雷士德工学院被日本海军占领,学校停办。

致力于城市规划

  1946年,陈占祥受邀回国主持北平城市规划工作,但是由于时局动荡,陈占祥的“北平都市计划”不得不搁置。陈占祥先是去了当时的中央大学建筑系任教授,主讲都市规划学,后来又回沪任上海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

  1949年上海解放,陈占祥给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写信,表达了自己对参加制定北京规划的愿望。梁思成立即回信邀请陈占祥参加制定北京规划,还希望他推荐更多的人才北上,共襄新中国建设的盛举。梁思成在给时任北京市长聂荣臻的推荐信中说:“陈占祥在英国随名师研究都市计划学,这在中国是极少有的。”

  陈占祥离开上海后,一直在北京工作,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企划处处长,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副总建筑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北京大学名誉教授,中国建筑学会第五届常务理事。1950年,他与梁思成合写《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一文。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他两次出席国际建筑师协会年会,并被选为会议副主席,不遗余力地向全世界介绍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2001年3月22日,陈占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而上海雷士德工学院在抗战结束之后,即被改为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即上海海事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的前身),这所赫赫有名的商专成为了中国航海家的摇篮,培养了很多中国出色的航海家和水运管理专家。1994年,上海雷士德工学院旧址被列入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名单。

  新民晚报记者 沈琦华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