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为一个人逛一座城 > 正文

为一个人 逛一座城 | 王一亭曾在梓园款待过爱因斯坦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沈琦华     作者:沈琦华     编辑:蔡瑾     2021-10-28 10:58 | |

  王一亭,清末民初上海著名实业家、书画家、慈善家,两次担任上海总商会主席,曾资助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王一亭旧居名为梓园,位于上海小南门乔家路113号。1922年,爱因斯坦夫妇曾到访梓园。

231026_p2.jpg

图说:梓园位于乔家路113号  新民晚报记者 金晶 摄

以学生之礼待吴昌硕

  在海派书画史上,王一亭是不得不提的人物。王一亭早年学画得徐小仓指点,后师从任伯年,继承任派风格。1912年,近70岁的吴昌硕定居上海。王一亭在上海商界、金融界大力推介,使其名声大振,为海上画派树立起一位艺术界领袖。

  王一亭与吴昌硕的关系,一直为后世津津乐道。王一亭以后学晚生之礼待吴昌硕,既给吴以生活上的支持,又大力推介其画艺,吴则在艺术上对王勉力提携,画界多见“王画吴题”。

  吴昌硕曾赠诗王一亭:“天惊地怪生一亭,笔铸生铁墨寒雨。”王一亭亦曾在自述中,特别强调了“四十后,与安吉吴先生论画敲诗无虚日”的状态。

  1936年,有杂志介绍王一亭时称其“与吴缶老交最厚,当吴微时,济以财物不稍吝,古称管、鲍,今见王、吴,先后辉映,堪相匹云”。

梓园以荷花池为中心

  王一亭旧居梓园位于乔家路113号。1922年11月13日,爱因斯坦夫妇途经上海,王一亭在梓园设家宴款待,可谓轰动一时。宴会前,爱因斯坦夫妇还游览了梓园,欣赏了王一亭收藏的历代金石书画,观摩了王一亭本人的书画创作。

  1922年11月13日,当时的《民国日报》详细描述过梓园的构造:“王一亭事母至孝,因母亲不习惯城市喧嚣,遂购置小南门乔家路113号梓园入住。梓园,清朝康熙二十一年由进士周金然构筑,至今已300余年。王一亭入住后,保留了原来的青玉舫、琴台、归云岫诸胜。因园中有古梓,故易名梓园,园的规模不算大,但构造精致。全园以荷花池为中心,池中植莲,养鱼,又有仙鹤、白鹅遨游其间。四周多奇葩异草,花木扶疏,山石嶙峋。池中筑亭,可供憩息。园东临街处建二层楼住宅。楼上卧室,楼下分别为客厅、书房、画室,十分宽敞。由于王一亭寓所可算中国家庭的典型,他作为画家当然藏有历代名画和自己创作字画的精品。由他来接待爱因斯坦,正是为了‘藉便博士观中国家宅情形,并赏览中国美术品’。”

  1937年,日寇侵占上海后,坚决不就伪职的王一亭不顾年迈体弱,毅然携家眷离沪去港。1938年11月,他因病重返上海,居住在梓园内,直到1938年11月13日逝世。

  如今,梓园所在的乔家路以及小南门附近的老城厢正面临旧城改造。

  新民晚报记者 沈琦华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