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春节滋味

来源:     作者:杨晓升     编辑:徐婉青     2022-02-09 15:38 | |

一年一度春节到。春节到底是啥滋味?不同的人自会有不同的答案。

对我来说,儿时的春节是一年中最令人激动的节日。最兴奋的莫过于穿新衣。那时候物资极度匮乏,长年累月,平日里普通人家一般都买不起新衣,春节前则家家户户砸锅卖铁也要给老老少少购置新衣,至少每人一套,即使再拮据,小孩子们肯定是少不了的。因为春节孩子们天天一起玩耍,谁穿新衣谁不穿新衣,那可事关一家人的脸面。那时候大都是买新布料自家做或找裁缝做。甭管面料好坏,新做的新衣孩子们都会高高兴兴穿上,心满意足洋洋自得地在小伙伴们当中鲜鲜亮亮地显摆一番,以博取自得与欢乐。

压岁钱则是孩子们春节中的另一种惊喜。贫穷人家,钱对孩子们来说非常奢侈。如今的孩子花钱可以随时找父母要钱,即使孩子不主动要,做父母的也会随时关爱有加地问需不需要钱,唯恐孩子没钱出门受委屈,甚至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那时候普通人家的孩子,春节得到的压岁钱也不像如今的孩子,动辄数百上千元甚至上万,父母给的压岁钱少则几毛,多则几元,一般都是事先在银行换好的新票子,一角两角五角,一元两元五元,崭崭新新,整整齐齐,不留半点褶皱。如此崭新的钞票,孩子们拿了大都舍不得花,小心翼翼地藏着掖着,唯恐丢失了或被别的孩子偷走了,抑或生怕被大人们无意间拿走。有了压岁钱,春节里穿着新衣的孩子,底气更足了,笑容也更灿烂了。孩子们在一起耍闹追逐嬉戏的笑声,无拘无束,清澈爽朗,让贫穷的日子有了难得一见的生机。

只是那时候孩子们收到的压岁钱,春节后大都会收归父母所有。经济拮据,谁家花钱都捉襟见肘。春节家长给孩子的红包也是平时节衣缩食挤出来的,孩子们的红包如果不上交,春节一过,家里的生活就更加艰难了。所以,孩子们收到的红包,除了留下少许,最终大都得上交家长,家长美其名曰怕孩子弄丢了,交大人“保管”安全。家长当然还有更充足的理由:新学期需要买文具交学杂费,压岁钱还不是用到你的身上?如此理由,堂堂正正,孩子们一般也不会辩驳。穷惯的孩子早懂事,谁也不敢奢望压岁钱都会留给自己乱花。即便如此,谁也不能否认压岁钱给孩子们带来的欢乐。

光阴荏苒,时过境迁。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春节对我来说却已经淡漠,甚至已经越来越远,因为平日里我们都已经不缺吃不缺穿,日常的营养和生活需要早已得到满足。吃喝穿戴,基本上要什么有什么,可以说天天过生日,日日度春节,如此丰衣足食,儿时过的那种春节谁还稀罕?

要问如今的我对春节还有什么期盼,倒是希望尽可能避开世俗的喧嚣,或多陪陪家人尤其是年迈的母亲,聊聊家常,暖暖亲情;或让自己静下心来,回望人生来路,捋一捋陈年往事,抚一抚岁月褶皱,审一审自己的灵魂,理一理自己的心情,为未来的日子和人生再作稻粱谋。(杨晓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