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话题 > 正文

新冬奥·花絮|当热带国家遇上冬奥会,有点“孤独”,有点“疯狂”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陆玮鑫     作者:陆玮鑫     编辑:江妍     2022-02-16 11:32 | |

  在多数人的传统印象里,冬奥会是“冷”的,洁白的雪场、晶莹的冰面、厚厚的羽绒服……这四年一届的盛事,似乎与“热”并没有太大的关联。可世间万物总在不断变化,北京冬奥会上,越来越多热带国家选手的身影,开始引人瞩目,或许他们在场上的成绩并不算非常理想,但这场“热”与“冷”的相遇,却给冬奥会带来了特别的亮色。

图说:来自热带的特多代表团在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二十年后重返赛场


  在一个平均气温超过20摄氏度的国家做雪车选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选手安德烈·马尔卡诺可能是最有发言权的人之一。

  2021年的一天晚上,马尔卡诺与往常一样正在浏览社交平台,偶然间,他看到一个名为“寻找2022年北京冬奥会参赛伙伴”的帖子,“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这太疯狂了,在这么热的地方寻找冬奥选手,怎么可能行呢?”不知是好心还是好奇,他在帖子下方回复了一句“疯狂的想法”,结果就被“盯”上了。

  发帖人是个叫阿克塞尔·布朗的英国和特多混血儿,是一名雪车选手,在代表父亲的祖国征战7年后,他想尝试一些新的挑战。“那次回复之后,他每天都给我留言,希望我去尝试下雪车。”马尔卡诺记得,第一次上车就让他打了退堂鼓,可面对布朗的软磨硬泡,马尔卡诺还是松了口。“夏天我们就在田径场上做体能训练,等到气温下降时,就去美国和德国练习赛道技术。”

图说:特多雪车队

  得益于长期担任体育教师打下的基础,马尔卡诺与布朗奇迹般地在组队半年后,获得了参与北京冬奥会的资格。那时候的马尔卡诺才知道,他的前辈在2002年曾登上过盐湖城冬奥会的舞台,“全特多的人民都会支持我们,因为这一刻,所有人已经等了20年,不论结果如何,我们已经是赢家了。”


干草堆里的一根针


  “菲律宾从不下雪”是一句当地人经常说的俗语,虽然听起来有些过于绝对,但也从一个侧面证明着冬季运动在那里是“珍稀物种”。本届冬奥会上,参与高山滑雪项目的阿萨·米勒成了这个热带国度的“独苗”。

图说:阿萨·米勒在比赛中 新华社图

  “在菲律宾认识一位冬奥会选手,就像在干草堆里寻找一根针,并不容易。”米勒承认,自己偶尔会觉得有些“孤独”,“但是我们对于奥运,始终充满热情。”作为最早派选手参加冬奥会的热带国家之一,早在1972年的札幌冬奥会上,便有菲律宾选手的身影。“这次冬奥会在北京举办,距离我们很近,这给我提供了许多便利。”在奥运村,米勒见到了许多和自己一样来自热带国家的选手,“我们说得最多的,就是要享受这个过程,等到回去之后,能把这段特别的经历和更多人分享,让他们也参与到冰雪运动中。”

  米勒只有21岁,却已经是第二次代表菲律宾征战冬奥赛场,“气候和客观条件或许会带来困难,但只要你愿意去努力,就能够站在冬奥的赛场上。”这位大男孩希望,四年后他还能参加冬奥会。(新民晚报特派记者 陆玮鑫 北京今日电)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