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夜里开始勿能困觉了(今晚开始不能睡觉了)!”从1月初开始,70岁的恒源祥绒线编结师励美丽就忙碌起来,一边清点着各地运来的绒线花,一边为北京冬奥会颁奖花束的最后组装做准备。
励美丽是上海市级非遗“海派绒线编结技艺”传承人,退休后开始钻研绒线钩编,已20个年头。一把钩针,一团绒线,在她的一双巧手下,可以编结出漂亮逼真的绒线花。如今,这份海派传统技艺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高光时刻展现在全世界面前,成为登上领奖台运动员手中的花束——绒耀之花。
图说:绒线编结师励美丽为北京冬奥会颁奖花束的最后组装做准备。 海沙尔 摄
为“奥运标准”给自己“上难度”
红色玫瑰、粉色月季、白色铃兰和绣球、黄色月桂和桂花、绿色橄榄,7种绒线花材构成了北京冬奥会的颁奖花束,花束手柄的蝴蝶结丝带上印有“BEIJING 2022”字样。相比鲜花,绒线花永不凋谢、低碳环保的特性,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也为冰雪赛场增添了融融暖意。
一束看似简单的绒线花,凝结了励美丽和整个冬奥花束制作团队的心血。2021年10月,当励美丽得知北京冬奥组委确定了绒线花方案时,悬在心中的大石才算落了地。“那是我圆梦的时刻。之前设计方案来来去去审核修改了4个多月,我差点以为没希望了。”
历届奥运会的颁奖花束虽然花材各异,但都兼顾奥林匹克精神和主办国、主办城市的文化特色。一番深入细致的研究,如今励美丽设计的奥运绒线花束整体清新、自然,与北京冬奥会主色调一脉相承,且表达了多重的花语,“比如月季象征坚韧,又是北京市的市花,体现‘双奥之城’的文化传承;月桂象征胜利,桂花象征收获,两种花也深得上海市民喜爱。”
对励美丽来言,这些花平时都编织过,但为了达到“奥运标准”,她又给自己“上难度”。“现在市面上用来钩编的大多数是粗线,这种线钩编的速度很快,可是最终呈现的效果比较粗糙。慢工才能出细活,所以我选择了细线,钩出来的花束更加精致,也更加逼真。”
培训质检组装,“我24小时开机”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共需要用花束1251束,累计花材共16731支。每支花材上有叶有花,均为纯手工制作。独一无二的背后,是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励美丽介绍,“编结一片玫瑰花瓣需要20分钟,一支玫瑰花由十片花瓣组成,加上3片叶子和花茎,仅一朵玫瑰,就需要一位编结师耗费至少5小时。并且这束花中花材各异,导致技法也不完全相同,所以完成这束精美的花束,需耗时长达35小时,制作所有花束耗时将接近5万小时。”
一呼百应。恒源祥集团在全国妇联等组织的支持下,发动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等省市的编结社团共同参与此次颁奖花束项目,由励美丽来负责颁奖花束的培训、质量把关和最终组装。
受疫情影响,励美丽不能到各地现场培训,只能通过录制视频和线上授课的形式进行。去年10月下旬刚开始制作时,励美丽让各地做一些样品寄来,及时发现问题,修改后再寄回样品。那段时间,小小的工作室成了仓库。“我现在手机都是24小时开机,就是方便可以及时联系我。”
为了确保花束最终的一致性,也为了提高制作的效率,每家编结社团仅负责制作一两种花材,完成后汇总至恒源祥集团进行组装。励美丽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最开始因为大家刚开始尝试,汇总过来的花材都或多或少有问题,就把这些花材带回家拆开重新钩编”。
经过质量检测后,最终组装也是一项大工程。汇总过来的花材长短不一,励美丽最开始用钳子修剪花枝,但是非常耗时耗力,后来向公司申请了一台切割机。“剪下来的花枝我也没有浪费,原本整个花束握起来其实是偏细的,我就把修剪下来的花枝再填充进去,这样运动员握起花束的手感更好。”
距离1月14日最后交付期只剩一周时间,还有400束花需要组装,恒源祥集团的志愿者也加入了进来。每天早上8点多开始工作到晚上,一天也只能组装60束绒线花,励美丽说:“我们现在要开始封闭式工作,累了睡会儿,睡醒继续干,最后一周拼搏冲刺。”
“让绒线花绽放奥运,此生无憾”
100多年前,绒线编结技艺从欧洲进入中国沿海城市,中国的手工艺人将东方传统结绳技法与绒线编结技艺相结合,大大丰富了绒线编结的针法、花样、载体和应用场合,形成海派绒线编结技艺,绒线花艺就是其中之一。100多年后,北京冬奥会成为海派绒线编结技艺展示的舞台。
从恒源祥集团退休后,励美丽出于兴趣从零开始学习绒线编结。20年来,励美丽用一针一线不断钻研学习,不断编织出富有艺术性的作品,常年使用钩针的右手指磨出了茧子。
2018年在埃及举办的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中,励美丽用绒线编织的埃及国花睡莲成为与会嘉宾争相佩戴的“爆款”。2020年上海进博会、2021年上海花博会,励美丽编织的铃兰绒线花,都让观者爱不释手。
如今,看着自己亲手编结的奥运花束,励美丽眼里充满着爱意,“这可能是我做的最后一个项目。能够让恒源祥的绒线花在奥运会上绽放,我觉得此生无憾了。”
和励美丽一样,所有参与的制作者,都把自己的爱密密地织在绒线花里。在上海杨浦区,巧手妈妈工艺坊连续赶工2个多月,制作2400朵玫瑰,全区约150位阿姨妈妈参与其中,年纪最大的牟国英今年已经80岁。
恒源祥集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了幕后故事,之所以这次奥运会编织花束,能够得到各地编织社团的一呼百应,得益于2005年恒源祥发起的“恒爱行动”。“恒爱行动”旨在为特殊儿童织爱心毛衣,至今已累计织了123万件爱心毛衣,编织者中还有残障人士参与。如今,这个因爱而聚的“大家庭”用特殊的方式参与了北京冬奥会。
秦东颖/文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