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快评 > 正文

新民艺评|越剧艺术大师袁雪芬——“在当代戏剧界找不到第二人”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友竹     作者:晚报吴旭颖     编辑:吴旭颖     2022-04-03 17:32 | |


2011年2月19日,越剧艺术大师袁雪芬去世,享年89岁。光阴荏苒,今年3月26日正是她的百年诞辰。关于大师的价值,著名戏剧理论家刘厚生早在11年前就说过:“袁雪芬不仅属于中国的戏曲界、戏剧界,她还是一个文化的巨人。”的确,出众的才华、精湛的技艺、杰出的创造自不待言,袁雪芬的艺术思想、改革精神及其成果,“在当代戏剧界找不到第二人”。这就是大师超越了技艺、升华到文化层面的地方。

一力构建“新越剧”


越剧诞生至今,也只有一百年出头。袁雪芬于上世纪30年代初出道,先在杭州等地演出,1938年来到上海,与“闪电小生”马樟花合演《梁祝哀史》,被誉为越剧“新后”。然而马樟花于1942年不幸去世,袁雪芬痛失搭档,一度回乡。当她再次应邀来沪时,已打定了建设“新越剧”的主意。

早期的越剧是没有剧本的,艺人演出前依靠“说戏先生”为其讲解、安排,上台之后全靠自己发挥。袁雪芬觉得这样很难保证质量的稳定,必须改革,于是将自己的大部分包银用来聘请编剧和导演,成了越剧界第一个彻底取消“幕表制”的人。她对编剧有明确要求——写新戏力求雅俗共赏,改老戏尽量去粗取精,努力提高越剧的格调与品位。她对演员也有明确要求——一个戏在排演阶段,所有演员都可对剧本提意见、作修改;一旦上台则须按剧本规定的内容精确到位地表演,从而杜绝了演员因临时想词而不免产生的仓促和粗糙。同时,袁雪芬在化妆、舞美、灯光等方面也作了大量创造性变革……

就这样,袁雪芬把话剧、电影等艺术样式的优质元素提炼出来,加以吸收消化,融入到越剧的编、导、音乐、舞美等各方面,完成了越剧的全方位改革,综合性地提升了越剧的艺术能力和文化品位。在袁雪芬和她的“雪声剧团”引领下,其他越剧名角和剧团纷纷聘请编导、改革舞美,加入了构建“新越剧”的行列。

“袁派”领风气之先


戏曲重唱,唱重运腔。越剧的唱腔最早源于嵊县民歌、小调和佛曲,又吸收了杭州、湖州的“湖调”以及绍兴大班的曲调,形成了最早的唱腔体系。进上海后,艺人们模仿京剧戏班,配上锣鼓丝弦,产生了适合女声演唱的“四工调”。

1943年11月,袁雪芬演出《香妃》,当演到人物惊见丈夫之死时,袁雪芬唱道:“我那苦命的夫呀!”音调脱离了“四工调”的范围。琴师周宝财也调整了琴弦,使用“亮弦”并以碎弓奏出。唱得哀怨凄楚,奏得深沉低回,更有许多观众跟着“香妃”悲泣流泪。这个定弦在工尺谱中称作“合尺”,袁雪芬的新腔“尺调”由此得名。

“尺调”系从“四工调”发展而来,适用于高中低各个音域,此调不久流行,逐渐成为新的越剧主腔。袁雪芬在此后的演出中,大多以尺调为基调,创造了众多名段。对于戏曲剧种来说,一个新腔的出现,其意义是极为深远的。在“尺调”上建立起来的“袁派”唱腔,旋律淳朴,感情深沉,委婉缠绵,韵味醇厚,不仅在越剧表演艺术上独标高格,更对越剧流派的丰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戚雅仙的“戚派”、张云霞的“张派”、金采风的“金派”、吕瑞英的“吕派”等,均由“袁派”脱化发展而来。作曲家刘如曾评“尺调”的价值为“一个调发展了一个剧种”,诚如所言。

越剧经典《祥林嫂》


越剧擅长演绎古代题材、爱情题材,尤对“落难公子贵小姐,私定终身后花园”之类的才子佳人戏最拿手,观众也最爱看。袁雪芬认为这既是越剧的优势,也是越剧的劣势——题材狭窄,情节雷同,表演缺乏突破,不利于剧种长远发展,必须尝试突破。

1946年3月,袁雪芬读了鲁迅小说《祝福》,出于对祥林嫂的极大同情心,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出于突破越剧题材的渴望,她下决心将小说《祝福》改编为越剧《祥林嫂》。

没了拿手的爱情,没了擅长的水袖,越剧还能吸引观众吗?袁雪芬认为,越剧的传统剧目中也有不少表现女子受苦的戏,相信观众对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一定会予以同情。更重要的是,反映现实生活同样是越剧的责任,“演祥林嫂,是为了让现实生活中的妇女不再重演祥林嫂的命运”。

《祥林嫂》于同年5月试演。袁雪芬饰演祥林嫂,从青年演到老年,从花旦唱到老旦。口语化的念白、生活化的动作,突破了许多传统表演程式,呈现出强大的思想和艺术感染力,震撼了大量的观众。《时事新报》副刊头条的一篇报道称:“《祥林嫂》应该不仅是雪声剧团,而且是整个越剧界的一座里程碑。”

袁雪芬并不满足于此。她认为祥林嫂这个角色,值得自己“花毕生精力去塑造”。果然,在此后的40年里,她对《祥林嫂》做了四次大幅度的修改加工,使其既成为越剧改革的里程碑式剧目,又成为了越剧的经典保留剧目。

诚如刘厚生所言,袁雪芬是为越剧而生的,是为戏剧而生的,更是为生生不息、传承创造的中华文化而生的。她生于春天、逝于春天,消逝之时,雪化成水,叮咚有声。笔者曾在她逝世那一年,填词悼念;如今当她诞辰百年,再度吟唱,以表怀念——

剡水出伶女,的笃趁乌篷。小歌难唱还唱,只为此情钟。遍走繁华洋场,忍看凋零姊妹,电闪逝无踪。半掩英台泪,新后正当红。

香妃恨,山河恋,尺腔宗。幕开新纪,抬手擎杖问苍穹。心胜男儿刚烈,人比雪花清白,见说已消融。侧耳听春水,环佩响叮咚。

——调寄 水调歌头

(友竹)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