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延安东路福建南路人行天桥加装天梯工程正在建设中 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摄(下同)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部分人行天桥因建造年代比较久远,没有设置无障碍设施,原来是为行人过街提供便利的天桥逐渐演变成“过街难题”。尤其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残障人士、患高血压或心脏病的病人来说,天桥的楼梯犹如“天梯”,成为他们面前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老人出门望“桥”兴叹
日前,家住黄浦区盛泽小区的郑先生就致电新民晚报夏令热线,反映67岁的他平时经常要去医院看病配药,由于腿脚不便,尽管仁济医院离家不远,但是每次去仁济医院都要翻过福建路天桥,一来一去还要爬两次,十分疲累。“电视里看到吴淞路天桥已经加装电梯了,去第一人民医院看病方便了。我想问,福建路天桥有没有可能也安装电梯?”
接到电话后,新民晚报记者迅速将问题反馈至上海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郑先生提到的福建路天桥,已于6月恢复施工,计划加装2部垂直电梯。“今年肯定能竣工并开通使用,到时候再去医院看病配药就不用爬楼梯了。”
昨天,记者来到福建路天桥处进行实地探访。记者看到,延安东路福建南路路口处已经有一处区域被施工围挡隔离开来。围挡内,数名工作人员正有序进行着切割、电焊等施工步骤。
而在施工方公示的施工铭牌上,新民晚报记者看到,此处正为延安路市属人行天桥适老化设施完善工程。
“太好了,期待电梯工程能够早日顺利完工。”在现场,住在附近的邵女士告诉记者,盛泽小区的老人特别多,占小区人口的五成以上,过去岁数大的老人要想到对面去都很不方便,腿脚不好的也只能选择绕道走,这样下来时间多了,也费劲不少,急需加装电梯来满足老年人的出行需求。
全市范围“应装尽装”
记者了解到,今年全市范围内将有多座天桥加装电梯以满足周边居民的出行需求。
“截至目前,今年市府实事项目中38座人行天桥有加梯计划,目前已经开工29座。其中浦东东方路栖霞路、黄浦重庆南路2座天桥加装的电梯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其余天桥今年11月底前全部竣工。”在现场,市道路运输局设施养护监督处刘兆吉告诉记者。
刘兆吉表示,2021年开始,市交通委积极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启动道路人行天桥无障碍化、适老化改造。对全市范围内跨越道路的人行天桥进行深入排摸,采集建设年代、结构形式、进出口、电梯设置、周边无障碍通道、交通需求等关键信息,编制出“一桥一图册”,全面厘清了全市天桥加梯工作的“底数”,并先后出台了《上海市道路人行天桥加装电梯导则》(试行)和《关于道路人行天桥加装升降电梯和无障碍环境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为加梯工作提供现实的技术支撑,形成了天桥电梯的长效管理机制,打造无障碍交通出行样板示范。
“今年,市交通委进一步明确道路人行天桥加装电梯‘应装尽装’,重点聚焦中心城区、交通枢纽周边、大型医院周边、主要商业区和大型居住区等重点区域的天桥,并同步考虑无障碍出行需求,确定全市38座道路人行天桥将加装垂直电梯,完善更新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有特殊需求的广大群众平等参与交通、共享高品质生活,构建便捷联通、舒适宜人、无障碍的慢行交通环境,让腿脚不方便的老年人等群体不再望桥犯愁。”刘兆吉说。
新民晚报记者 杨硕 志愿者 杨新桐 李瑞阳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