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城生活 > 正文

全球“高烧”不退,更可怕的是极端高温今后可能每10年就会有一次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马丹     作者:马丹     编辑:钱文婷     2022-08-12 11:05 | |

图说:街头过马路的路人纷纷撑着遮阳伞抵御烈日炙烤 杨建正 摄

  今年夏天,全球都在经历着史上少有的高温酷暑天气。当地时间8月9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报告显示,刚刚过去的7月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三个7月之一。

  早在今年3月到5月,热浪就提前抵达北半球某些地区。3月底,印度部分地区的气温就超过了44℃,比往年最热的时期提早了很多。6月开始,从上海到伦敦,史无前例的热浪正在席卷着世界许多地区。日本等国报告了上万宗中暑病例,西班牙、葡萄牙出现上千宗热射病死亡病例。连向来凉爽的英国也未能脱逃高温。7月19日,伦敦希斯罗机场气温达到有气象记录的181年来第一个40.2℃,连机场的跑道都热变形了。今年7月,南极海冰面积为153万平方公里,较过去20年间的7月平均水平缩小了7%。这是南极自44年前开始有卫星监测记录以来最小的7月海冰覆盖面。而近来南欧、北美多地爆发的毁灭性野火事件,也都和突破历史极值的热浪侵袭有关。越来越多主流研究表明,气候变暖会引起高温、强降水等极端天气事件频率增加。8月初,中国气象局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显示: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极端高温事件明显增多,2021年中国地表平均气温、沿海海平面、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等多项气候变化指标打破观测纪录。

图说:2022年7月,南极海冰面积消融情况 来源:世界气象组织官方网站(下同)

  世界气象组织(WMO)今年5月发布的《全球一年期至十年期气候最新通报》,释放了一个危险的信号:目前全球年平均气温已经比工业化前升高了1.1℃,而1.5℃,被普遍认为是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生态系统发生转折的临界值。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如果全球升温1.5℃,接受研究的10.5万个物种中,将有约6%的昆虫、8%的植物和4%的脊椎动物失去适宜的生存环境,升温2℃,则将扩大到18%的昆虫、16%的植物和8%脊椎动物。由此带来的气候变化还将导致高纬度苔原和北方森林退化,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致使海洋酸化,从而威胁到从藻类到鱼类的庞大生物种群。对人类来说,未来全球会有大部分人口生活在极端高温中或许不再是危言耸听。IPCC的报告就指出,当前全球大约有33亿至36亿人生活在气候变化高度脆弱的环境中,1850年到1900年平均50年才发生一次的极端高温事件,之后将会每10年发生一次。

图说:2022年7月,全球地表气温异常

  这些数据都表明,留给人们的窗口期已经很有限,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风险上升,人类该何去何从?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图景而言,一方面,尝试减排来减缓地球变暖的速率,另一方面,城市和人类也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美国和欧洲都对高温热浪导致的发病及死亡进行了多年研究,在费城、罗马和芝加哥等许多城市都已建立热浪预警系统,德国科学家基于人体热量平衡模型,制定了人体体感温度指标。应对高温和暴雨灾害也应尽早纳入城市建设和管理规划,以减少气候变暖带来的不利影响。世界上已有不少城市通过引入“冷屋顶”、增加城市绿地和绿植墙等方式以降低城市热岛;通过建设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增加城市海绵体,以提升城市防洪能力和抵御气象灾害的“弹性”等。

  新民晚报记者 马丹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