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援疆风采 > 正文

抗击疫情不松懈,科学研究不断线——上海援喀职院教师工作队持续发力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张爱勤     编辑:陶柯     2022-09-27 10:57 | |

  又是一年秋色好,科研建设艳阳天。

  面对暑期突入袭来的新疆疫情,众多教师被封控在学校里坚守工作,按照喀什职业技术学院“抗击疫情不松懈,科学研究不断线”的部署,上海援喀职院教师工作队积极响应,利用沪喀职教联盟资源平台,主动在沪喀两地高职院校之间牵线搭桥,经过充分沟通与精心准备,2022年7月,面向喀职院公共基础部全体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升线上系列培训正式启动,邀请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朱玲副教授、裴宏江研究员为主讲教师。整个培训持续至9月结束。

  上海援喀职院教师、科研处处长李元元副教授对本次培训进行动员,指出高校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意义,结合即将开展的2022年度院级课题申报,对公共基础部教师的科研工作开展提出具体要求。

  朱玲副教授以“科研工作不要假装努力,科研结果不会陪你演戏”的金句引入,从高校教师如何填写课题申报书开始,循序渐进地带领大家了解科研、认识科研、感悟科研,从选题方法、课题研究价值、文献综述、资料准备等方面进行细致、全面、系统地分享。整个讲座主题鲜明,海派风格浓,理论水平高,实践意义强。

  裴宏江研究员就学术论文的撰写鼓励大家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于无疑处生疑,在似疑处质疑,突出新疆人文地域特色,指出一篇好的学术论文,必须要达到结构规范合理、数据真实可信、表达准确精练、推理逻辑严密。整个讲座受到教师们高度赞扬,引起强烈反响。

  目前随着喀职院2022年度院级课题申报的启动,公共基础部多位教师踊跃参与课题申报,并积极与两位上海培训讲师沟通交流,课题申报书的撰写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此次面向高职公共基础部教师的系列培训活动的尝试,不仅针对性强,指导意义大,极大增强了参培教师的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而且通过沪喀两地高职院校深入交流,增进了相互了解,拓宽了学术视野,有助于喀什地区高职教育内涵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