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正文

晨读|秋风凉,芡实香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钱永广     编辑:徐婉青     2022-10-03 06:50 | |

  假日回家,母亲做了满满一桌饭菜,等我们吃饱喝足返城时,母亲又特地从冰箱里取出几袋鸡头米,让我们带回家。见有鸡头米,儿子欢呼雀跃,仿佛袋里的鸡头米,已沁出了清香,让他欲罢不能。

  鸡头米,又称芡实。年少时,在我家乡沟塘湖泊,随处可见。

  儿时,每年秋风起后,见我们嘴馋,母亲总要把镰刀绑在长竹竿上,到沟塘湖泊里割上几十只鸡头。鸡头浑身都是刺,在剥皮时,如果不小心,就会扎到手,小时候,我最怕的就是剥鸡头。这时,母亲就会教我们怎样从鸡头嘴处,先撕开一个口子,再慢慢把带刺的外皮掀开。这时,整个鸡头就会露出被内瓤包裹着的鸡头米,然后再用手指头,把鸡头米一粒粒从内瓤中取出。

  儿时,我最爱吃的就是鸡头米熬粥。那时,鸡头米不像现在这么昂贵,所以喝鸡头米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除了熬粥,鸡头米还可以做成菜肴。最常见的是,与鲜虾仁一起爆炒,再加些山药片之类辅之,吃起来软糯鲜甜。

  这些年,在家乡的沟塘湖泊,鸡头米已从过去的野生,慢慢转为人工种植。因为物以稀为贵,价格也越卖越贵。幸好我的家乡地处高邮湖畔,河道纵横,水网交错,从而为鸡头果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水环境。现在,老家人纷纷承包起沟塘湖泊,每到秋天,下湖采摘鸡头,成了沟塘湖泊里一道风景。

  对鸡头米,汪曾祺曾画过一幅画,画有慈姑、荸荠,和一颗大大的鸡头米,并题词“水乡赖此救荒”,这说明了鸡头米在高邮湖畔,对百姓有多重要。汪曾祺是高邮人,我与先生可谓隔湖相望,每每想起汪老的这一幅画,我就会想起童年的我下湖收割鸡头的往事,就会勾起我的阵阵乡愁,并让我对故乡充满了怀念。(钱永广)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