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夜读 > 正文

何以恋青山:辛弃疾诗词中的人境共情

来源:     作者:黄峪     编辑:史佳林     2022-10-04 12:54 | |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中国传统习俗登高拜祖。登高,也就是要攀登山峰峦岳,在粤语中称为“行山”,这也是近几年来香港本地居民最为喜闻乐见的活动。一到周末假日,登山径上人流络绎不绝,堪比闹市。

我所工作的岭南大学地处香港新界西北屯门青山公路,群山环绕,最宜行山。不妨也凑个热闹,相约朋友一起行山。朋友问说,我们眼中所见的是什么山?我随口答道——青山。其实,屯门青山很有来头。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屯门是香港最早见载于史籍的地方。最早《新唐书卷四十三上‧地理志》“岭南道岭南道广州南海郡”条下有注曰:“有府二:曰绥南,番禺;有经略军,屯门镇兵。”而从考古学角度言,屯门历史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当时就有人居住在龙鼓洲、龙鼓滩等地,这些地方也曾发现汉代文物。屯门青山之杯渡岩遗址,乃是魏晋时期梵僧杯渡禅师来此地候船出海时的歇息之地,而青山也因此得名“杯渡山”。有趣的是,这座青山的英文名是Castle Peak,意思是堡垒山,一来是因为山峰形如堡垒,二来也描述了屯门自唐朝开始以来便是屯兵之地的重要军事作用。

在青山径上一边行山,一路想起自己喜欢的一句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句词字面意思,说的是登山者看着青山,觉得极美,而同时也猜测被观看和欣赏对象的这座青山也应对自己这位观看者有同样的审美感受。这句词来自南宋词人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一代词雄,笔力刚健,但却能写出这样多情的诗句,可见辛弃疾词作既有豪放粗犷一面,也有婉约细腻之情。相传明代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就是因为喜爱此句,才取其中二字“如是”作为别号。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辛弃疾写此词时是公元1198年,当时他被免官闲居已经四年,时年五十八岁,距其离世不到十年。从词牌后的副标题,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意在慨叹自己年岁已衰,坐在以陶渊明诗句命名的“停云堂”中(在今天江西上饶市铅山县),回顾平生,发觉知交好友敌不过岁月蹉跎,还在人世的寥寥无几。自己体衰发白,对世事无常淡然处之,能够让自己喜悦开怀的,也就是这座任白驹过隙仍巍然不动的青山。在诗人看来,这座青山也不知道有多少年岁,见过多少世事浮沉。诗人觉得自己和青山的感情和外表,都有相似之处,自然能够产生共情之感。

有趣的是,辛弃疾词中描写的青山意象,似乎都有自己的独立意志和情感自觉。举几个例子说明。辛弃疾写于公元1174年的一首《菩萨蛮》中,有“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之句。此间形态如万马奔腾的青山,位处今日的南京市。根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之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览之胜”。此处的青山,寄托了诗人想和叶衡这位高雅之人畅谈的意愿。叶氏当时还只是江东参抚使,后来才拜相,但同坐赏心亭里,诗人还是想和这位官员谈一下自己抗金大业壮志未酬的各种愁绪。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

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

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一年多之后,也就是公元1175-1176年间,辛弃疾作为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江,途经造口,写了一首《菩萨蛮》,其中写到“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一句。这首词极具画面感,远景是被群山遮挡的长安,而近景则是汇集了“多少行人泪”的清江水,也就是现在的赣江。这座青山则是现在江西赣州西北部的贺兰山。究竟贺兰山想为旅人遮挡的,是旅者念兹在兹不断北望的长安,还是眼下汇聚忧思泪水的东流江水?虽然词中未有明说,但傍晚山中的鹧鸪啼声却似乎在告诉旅者:你的各种忧思,我能听到,苦啊,苦。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第三个例子是《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见于《全宋词》第1896页。此词写于公元1195年,辛弃疾时年55岁,前一年在福建安抚使任上再次被弹劾罢官,回到江西上饶,在瓢泉营造新居。此词中描写的就是这段营造居所的经历,其中自然意象包括西来之水、晴天彩虹、如屏青山、草堂、茅亭、老鹤、蜗牛、花鸟、云水、清溪、山灵等,生动地描画出一幅中国传统文人理想中的渔樵归隐图。对于归家游子,上饶的青山自然欢欣鼓舞,“意气峥嵘”,似乎因为诗人回归田园生活而更添妩媚。“妩媚”二字,三年后又被诗人用于形容同一座青山。也许真的只有家乡的山水,才能寄托辛弃疾最为深重的情意。

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

一水西来,千丈晴虹,十里翠屏。

喜草堂经岁,重来杜老,斜川好景,不负渊明。

老鹤高飞,一枝投宿,长笑蜗牛戴屋行。

平章了,待十分佳处,着个茅亭。

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

解频教花鸟,前歌后舞,更催云水,暮送朝迎。

酒圣诗豪,可能无势,我乃而今驾驭卿。

清溪上,被山灵却笑,白发归耕。

最后一个例子来自《临江仙·冷雁寒云渠有恨》。关于词中首句的平仄格律(“渠”字读音是否遵循上饶方言)和具体意义(究竟是剑,还是雁),多有争议。有趣的是,此词中的青山还是诗人两次用“妩媚”形容的上饶山峦,比前面两首《菩萨蛮》中饱领愁思的异地青山活泼自在得多,居然无视诗人因病戒酒的情况,自作主张让他喝那么两三杯就好。

临江仙·冷雁寒云渠有恨

冷雁寒云渠有恨,春风自满余怀。

更教无日不花开。未须愁菊尽,相次有梅来。

多病近来浑止酒,小槽空压新醅。青山却自要安排。

不须连日醉,且进两三杯。

借用一下弗洛伊德心理学说,诗人在此似乎把自己想喝酒的潜意识“本我”投射到了青山之上,蠢蠢欲动,要推翻循规蹈矩遏制欲望的“自我”。原因何在?我们还是要看一下此词创作的年份。在《全宋词》中,排在这首词后面的是另外一首《临江仙》,写的是自己六十三岁生日的自况反思,觉得自己还是要少喝酒,不要好像去年那样病了还让客人和自己对饮和诗。

临江仙·壬戌年生日书怀

六十三年无限事,从头悔恨难追。

已知六十二年非。只应今日是,后日又寻思。

少是多非惟有酒,何须过后方知。

从今休似去年时。病中留客饮,醉里和人诗。

两首《临江仙》比对推敲,再结合历史情景,我们可以知道,“冷雁”一词应该写于公元1202年。当时的丞相韩侂胄为了实现借北伐来稳固统治,再度启用光宗朝被排斥的主战官员,家居的辛弃疾也出任浙东安抚使,并起到重要作用。所以,时年六十二岁的辛弃疾虽然多病戒酒,还是想和客人喝两三杯庆祝,而此间青山,由于寄托诗人抗金有望的喜悦,所以显得特别活泼可爱。

从辛弃疾五首词中姿态情感各异的青山意象,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典诗词中人与自然景观的互观共情的审美体验。在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就对这种人境共情审美体验有所概括:“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

不止如是。辛弃疾“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诗仙李白和敬亭山“相看两不厌”,类似的例子,也见于彼处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比如华兹华斯和水仙花共舞同欢,他的同代人布莱克则告诉我们,“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中外诗歌中人境共情的审美体验告诉我们:登高才能望远,独处不妨共情。天地悲欢,只在一念之间。(黄峪)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