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快评 > 正文

新民艺评丨【林距离】石岂不能言哉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林明杰     编辑:陆玮鑫     2022-10-06 16:22 | |


每个玩石之人都会说出自于北宋米芾的赏石四字诀:“瘦、皱、漏、透”。长期以来,这四个字成为中国赏石审美的四大标准。但我们如果回到当时的历史环境,这四字诀的提出,真可谓是一种惊世骇俗的艺术观念,它颠覆了世人的价值观。

对于当时的主流价值观来说,这四个字每个字都是“晦气”的。

“瘦”:现在世人审美爱瘦厌肥,但古代肥是美好的,“瘦”是贫穷挨饿的象征。近在数十年前流传的一首情歌,还把“保你白白又胖胖”作为把妹的重要许诺。

“漏”:杜甫诗“床头屋漏无干处”可见其惨。

“透”:“满山一夜风篁响,透屋三更月露寒”可见凄凉。

“皱”:年老色衰的象征。在西方人写的世界艺术史上,要到19世纪,罗丹雕塑《老娼妇》诞生后,这种“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丑,在艺术中能变成非常美”的艺术观念,才刚刚得到认可。

和米芾一样爱石的大文豪苏轼,更是直截了当用一个“丑”字来概括他的赏石审美观。难得的是,苏东坡被贬定州时收藏的一块“雪浪石”,今犹存于当地。今天很多人看这块石头,或许会失望,这不就是一块普普通通的呆石嘛。

清初诗人王士禛见了雪浪石后,也颇为失望,说:“石实无他奇,徒以见赏坡公,侈美千载,物亦有天幸焉。”可见他也不懂苏轼的审美观。

宋代文人通过赏石,倡导一种有别于皇家正统,大大超越时代局限的思想。文人之赏石,虽也是一种摆设,却有别于石崇、王恺的珊瑚枝之类的财富夸耀。它伸张的是截然相反的价值观。故而,古人将这种“装置艺术”称之为“清供”。清者,脱离庸俗的清气也。

北宋以苏轼、米芾为代表的文人画,其艺术精神,可与当代艺术的叛逆精神相呼应。苏米的文人画,与他们另外两项业余爱好——赏石和菖蒲,内在的艺术精神是一致的。把世人眼里没有价值的东西,做出价值来,倡导出一种新的、有启迪意义、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审美观,这是苏米之伟大。

菖蒲,本是低贱的野草。从帝王到富豪,姚黄魏紫之类奇花异卉才是值得夸耀的,但苏轼等文人却把菖蒲这种野草玩出了超越皇家审美的雅意,成为文人空间艺术之经典。

世人作画是为了取悦于人,而苏米所代表的宋代文人画则不。它是世界上最早的艺术自由创作意识。它不为帝王所画,也不会谋生所画,只为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而画。当画院里的待召们纷纷为讨君王欢心而精工细作时,苏轼和米芾却逸笔草草。苏轼的枯木怪石,是700多年后梵高扭曲云树的先声。

陆游诗云:“花如解笑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石岂不能言哉?只是我们不解而已。(林明杰)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