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我在现场 > 正文

江水一味,千里墨缘,“晓风有约”霍晓书画美学展开幕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闻逸     作者:闻逸     编辑:吴旭颖     2022-10-09 10:01 | |

一首20余字的唐诗写在一根牙签上,小处极尽书法精微之妙;一个大字雄踞3米之阔,尽显巨幅书法俯仰酣畅之势。昨天,“晓风有约”霍晓书画美学展在朵云轩开幕。江水一味,千里墨缘。书画家、四川大学客座教授霍晓在上海朵云轩呈现了其十年间致力艺术生活化的书画佳作及美学探索。94岁高龄的海派著名书画家韩敏为其题写了展名。沪上书画名家与四川书画家现场即兴合力而就一幅佳作,开笔即是开幕,为浦江岷江文化交流再添一段佳话。

图说:“晓风有约”霍晓书画美学展昨天开幕 主办方供图(下同)

图说:韩敏题写展名

个展分“纵横可象”“微物生辉”“知此青绿”“扇传风雅”“如花在野”五大版块,既展示了霍晓十年间在竹、木、纸、瓷器、花器、紫砂等器物上书写的小字书法作品,也展示了作者的巨幅书法。个展上的180余幅作品,集中体现艺术家霍晓“始于自然,归于自然;成为自己,成就自己”的艺术主张。

图说:展览现场

霍晓以“小字”成名,他写的苔书笔画纤如发丝,可在平尺之间容纳数千字。霍晓仅凭眼力便将小字写到了最小两毫米左右,他创立的“苔藓体”,是一种行距的革命。小字中折射出大章法、大气象,竖挺方折,骨秀神清。

展览上,还有一幅《如花在野》值得细赏。霍晓仅使用单色的红,在四张分别宽14厘米、高3米65的大宣纸上挥洒自若,似花非花、似山非山、亦真亦幻,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图说:开幕式上,书法家们现场挥毫

当下书法的艺术性具备了更优渥的发挥空间。特别是大型公共空间及生活美学综合体,给予了大字书法最佳的呈现场域。这些空间,往往仅用单字或两个字,就能聚合空间的气场和调性。字与境谐,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书法也被赋予同等鲜活的生命状态。

据悉,此次书画美学展将持续至10月13日。(闻逸)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