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教育 > 正文

行走课堂、情景剧、师生面对面……临港新片区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生动思政课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郜阳     作者:郜阳     编辑:罗水元     2022-10-29 13:58 | |

图说:“师生面对面”是“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的重要环节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教室外秋色怡人,教室内孩子们被有趣的教学环节深深吸引,争先恐后地提出各种问题……这是出现在临港新片区“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上的情景。

28日,来自上海建桥学院、上海中学东校、临港第一中学、明珠临港小学的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同上一堂以“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故事”为主题的思政课。

本次活动由上海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政工作研究中心、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上海建桥学院与临港新片区多所学校共同主办。

大中小联动  共建思政“大课堂”

如何把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在思政课堂上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怎样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切实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在这堂有情景剧、有行走课堂、有“大手牵小手”、有师生面对面的“大思政课”上,大中小学生给出了解答。

在行走课堂环节,中小学师生走进上海建桥学院国政馆开展体验教学。明珠临港小学的小学生们与上海建桥学院的大学生们,通过互动方式,有问有答,生动讲述国旗国歌的故事。上海中学东校的初中生代表朱霄同学,通过与大家分享为人所传颂乐道的豆选故事,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读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在情景剧中,来自临港第一中学的同学们,通过精彩的表演,现场呈现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代表们参政议政的故事,让学生们深刻理解协商民主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上海建桥学院的大学生们,从课堂下走上讲台,做起了讲思政课的小老师。

图说:来自临港新片区大中小学的师生同上一堂思政课

上海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美平教授在课堂点评中讲到,思政课的灵魂在于有说服力,这堂“大思政课”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视角独特,集政治性、思想性、生动性于一体。

上海中学东校党支部书记刘英姿表示,感谢上海建桥学院为临港各校搭建思政“大平台”,来自四所学校的老师们共同围绕主题精心备课,同学们倾情投入,共同打造了这堂精彩的思政课。

整合区域资源 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提升思政课成效,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怎样才能做到“大中小一体化”的内容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有机衔接?

在探索临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上海建桥学院与上海中学东校等临港新片区中小学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双方利用建桥红色场馆,通过课程研究、教研活动、理论研究、实践活动等形式,合作开发适合不同群体的场馆特色实践课程与劳动教育实践课程,从而构建起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育人新体系。

今年3月4日,上海建桥学院、上海中学东校、建平临港小学在上海建桥学院成功举办临港新片区大中小学同一堂思政课——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教学活动。这次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是临港新片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成果。教学活动中,通过对雷锋精神多层次的解读、多样化的实践,使不同学龄段学生在同一课堂上,对雷锋精神的内涵有了深入了解,激励他们学习雷锋好榜样,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据了解,上海建桥学院把红色场馆与区域党建和事业发展相融合,不断完善丰富学校雷锋馆、国政馆、党建育人馆“三馆”建设内容,创新教育载体,构建服务、宣传、培训、育人为一体的场馆育人体系。“三馆”在服务校内师生参观实践的同时,重点面向浦东地区大中小学校开通服务热线、提供专业讲解、联合开展活动,打造了“开放共享”“协同推进”的大中小德育一体化育人新枢纽。

经过几年积极探索和实践,高校和中小学之间“大手牵小手,共建思政课堂”的理念,在一次次实践中得到了不断深化,思政课针对性和亲和力大大提升。如今,上海建桥学院红色场馆已成为临港地区大中小学联动打造“大中小一体化”思政教育的实践课堂。依托红色场馆构建的“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不断拓展辐射范围,有力地推动了临港新片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上海建桥学院党委书记江彦桥表示,学校坚持开门办思政课,与中小学协同育人,充分整合临港新片区区域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通过把思政课开在学校雷锋馆、国政馆、党建育人馆等红色场馆,打造红色场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接下来,学校将继续利用学校红色场馆,与思政课程教学深度融合,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构筑具有鲜明建桥特色的场馆育人高端平台。把红色场馆打造成“沉浸式课堂”,构建起以红色场馆为载体的场馆育人新体系,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场馆育人长效机制。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