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科创 > 正文

粮食系统如何可持续发展?第五届顶科论坛线上先导论坛里 他们给出见解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郜阳     作者:郜阳     编辑:夏韵     2022-10-30 10:04 | |


图说:粮食与可持续农业发展论坛 来源/WLA

新民晚报讯(记者 郜阳)海子用诗歌告诉人们,做幸福的人,得关心粮食和蔬菜。近年的气候问题、自然灾害和供应链动荡,各种因素叠加使得粮食短缺和农业可持续性都面临严峻挑战。北京时间昨天(10月29日)深夜,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第一场线上先导论坛“粮食与可持续农业发展论坛”中悄然启幕。

二十世纪以来的全球粮食系统存在巨大问题——它导致了高达80%的生物多样性丧失、80%的森林砍伐。此外,从农场到餐桌的粮食供应链当中会产生全球29%的温室气体排放。毫不夸张地说,粮食系统需要一场绿色革命。

“地球上70%的淡水被用于灌溉。”2000年沃尔夫农业奖得主、国际知名遗传学家和育种家古尔杰夫·库什直言不讳,“淡水不该被自然而然地想成取之不尽的资源,合理使用灌溉用水应成为当务之急。”他提出,滴流灌溉可以节省70%的淡水。

古尔杰夫·库什也是“超级稻”培育者,被公认为世界一流的水稻育种者和绿色革命的英雄之一,在论坛中他还表示,基因工程的突破则正在创造新的绿色革命,通过基因工程开发的庄稼能让产量增加,同时还减少了环境污染。

2020年世界粮食奖得主、俄亥俄州立大学土壤科学杰出大学教授拉坦·拉尔同样对农业所占用的资源忧心忡忡。他列出了一组数据:至少40%的地球陆地表面被用于农业,77%的农业用地被分配来饲养家畜家禽,30%-35%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与农业直接或间接相关……放眼未来,面对2050年的粮食需求,拉尔教授坦言,当世界需要喂饱百亿张嘴巴时,食物和营养安全就必须多管齐下来实现,例如减少30%-50%的浪费,通过恢复退化土地、发展自然农业来提升生产力等。

“为了解决环境问题,我们应该在农业上做出什么改变?按常理你会得到这样的回答:客观且批判性地思考我们如何栽培、运输、加工、烹饪、食用和处置废物。”拉尔严肃地表示,“但我想指出,除非人类在生产和消耗食物的方式上做出根本性改变,并且用好地球的土地和水资源,否则将全球气温控制在安全水平就是一句空谈。”

2021年全球有7.68亿人口受饥饿困扰,仅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饥饿人口就增加了1.5亿。2019年沃尔夫农业奖得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农业与资源经济系冠名讲席教授大卫·齐尔伯曼指出,人类正面临气候变化、人口增长、生物多样性保护和70%以上食物的用地面积减少等挑战,亟需用好信息科学、自然科学、决策科学以及工程学等多学科交叉优势。

齐尔伯曼认为,在农业上,人们应该向可再生经济转型了。“我们可以更多依赖太阳能和风能,回收利用必需的不可再生资源。”他总结说,基于科学的解决方案将带来高效且合理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也需要明智的政策来推动科技发挥更大潜能。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