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科创 > 正文

6G通信能力将是5G的10倍以上 在沪召开2022年全球6G发展大会传递哪些信息?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易蓉     作者:易蓉     编辑:马丹     2022-11-15 13:19 | |

图说:“面向6G的关键技术全球征集”启动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虚拟现实将迎来真正的深度融合?实现精准反映,甚至预测,物理世界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将得以高效智能互联,泛在精细、实时可信、有机整合的数字世界即将来到?今天上午, 由IMT-2030(6G)推进组和中国通信学会主办的2022年全球6G发展大会在沪拉开帷幕,超过200位海内外产业界和学术界专家共同探讨面向2030年及未来的6G愿景需求、关键技术、试验验证、国际标准化等方面的进展与挑战。副市长刘多出席大会并致欢迎词。

6G将比5G更智慧、更绿色

会上,IMT-2030(6G)推进组和中国通信学会发布最新《6G前沿关键技术研究报告》。报告称,与5G相比,6G作为新一代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将成为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满足从人的连接、到物的连接、再到智能体的随时随地按需接入网络的需求。


图说:6G相关前沿技术和应用探索在会上展示交流 来源/新民晚报记者 易蓉 摄

从技术上来看,6G将与先进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交叉融合,实现通信与感知、计算、控制的深度耦合,并充分利用低中高全频谱资源,实现空天地一体化的全球无缝覆盖。在网络能力上,6G可以大幅提升传输速率、时延、连接数密度、频谱效率等网络基础能力,还将具备智慧内生、多维感知、数字孪生、安全内生等新功能。

6G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可以实现网络的自优化、自维护、自演进,还可以根据所感知的周围环境,智能控制编解码、信号处理及通信架构等,进一步提升网络效率。相比5G,多维感知能力将是6G所要具备的新的能力——用于通信的电磁波也将对周边环境进行感知,辅助通信更加高效;广泛部署的基站、终端设备将构建巨大的感知网络,6G还将通过与卫星、无人机等非地面通信网络相结合,实现空天地海无缝立体覆盖。此外,6G还将更绿色、安全。6G网络建设将以节能降耗、内嵌安全流程通信网络架构,使面向2030年商用的6G在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并有效解决未来6G网络所面临的各种安全问题。


增强型移动宽带、超可靠和低延迟通信、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是5G的三大典型场景,IMT-2030(6G)推进组认为,面向2030年及未来的6G将在三大典型场景基础上不断扩展。6G不仅将提供以人为中心的沉浸式交互体验和高效可靠的物联网场景,服务范围也将扩展至全球立体覆盖。此外,6G还将超越传统通信的能力边界,扩展感知服务和智能化服务的新场景。

开放合作 理性发展

图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与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王晔代表双方签约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开幕式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与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建立相互支持与协作的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各方优势资源,面向6G创新发展,共同开展战略规划、技术攻关、测试验证、创新平台等方面务实合作。

现阶段全球对6G愿景和典型场景已经形成基本共识,6G将实现多空间融合。“截至目前,全球产学研各方已发布35份6G白皮书。2021年前聚焦愿景展望,如同科学幻想,2021年之后聚焦潜在技术趋势研判,未来预计将聚焦关键技术解决方案和系统设计等”,闻库说,全球6G在社会需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抱有热情和期待,普遍认为6G的通信能力将是5G的10倍以上。

目前美、欧、日、韩、印、中等国家及地区牵头成立了6个6G推进组织,组织间积极开展科研合作,定期举办技术研讨会,中国已与欧洲、韩国签署合作备忘录,并且坚持开放合作之路。会上,“面向6G的关键技术全球征集”同时启动。

在发展6G的热烈呼声中,论坛上也传来“静思考”。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未来十年,中国移动通信普及率相对目前难有更大增长,蜂窝物联网连接数将十倍于移动手机数,此外移动资费、芯片技术等都将是6G商用面临的约束。对此,他提出应该找准人工智能在6G的应用突破口,在信道与网络及运维上基于AI对AI空中接口改进;6G架构方案不宜过分依赖芯片的高工艺水平;重耕现有频段,为室外大多数场景的6G提供低频段,利用Wi-Fi减少室内覆盖成本,同时为工业互联网应用划出专用频段,提供单独的上行载频,可显著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新民晚报记者 易蓉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