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话题 > 正文

如何将一出好戏有质量地传承下去?尚长荣传承《廉吏于成龙》留下的启示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赵玥     作者:赵玥     编辑:沈毓烨     2022-11-16 14:54 | |

“上海最热的时候,尚老师这么大的角儿恨不得把一身的好玩意儿教给学员们。”“我完全没有想到演员最后可以达到认不出的程度。”“这次研习班不仅带出了几个学生,更带出了一台戏,带出了上海京剧院的精气神。”第二届“尚研班”汇报演出《廉吏于成龙》演出虽已结束,仍让关注上海京剧院的专家学者意犹未尽,日前大家汇聚上京,以《廉吏于成龙》的成功传承为例,探讨好戏如何传承,京剧大家的艺术风范如何传承。


高山仰止,学无止境


曾国藩曾有言,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座谈会上,尚长荣以此句劝勉年轻学员撸起袖子加油干,回到各自单位后也要带动同龄人,把“一棵菜”的精神永远保持下来。饰演于成龙的学员代表危佳庆表示,参加此次研习班让他夙愿得偿,“让我们见识到山的高度,从而有了学习的榜样”。

对于年轻演员来说,学习艺术是本分,此外更应该向尚长荣先生学习什么?20年前就和尚长荣合作《廉吏于成龙》的老生名家李春城认为,青年演员进行艺术创作不仅是把流派的东西掌握好,更应该在已有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化为己用。著名文艺评论家毛时安说:“长荣第一热爱京剧,第二热爱艺术,他热爱各种艺术门类,第三很重要,他热爱生活。”在毛时安看来,虽然尚长荣拿手的书法、炒菜这些东西看起来似乎和京剧没有关系,但都是学习,而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虚怀若谷,不拘一格


上周六晚,上海京剧院原院长孙重亮看完四位年轻的花脸演员演绎的《廉吏于成龙》,想起了20年前尚长荣刚刚创作这部戏时的情景。彼时62岁的尚长荣三度到天津讨论剧本,常常深夜来电探讨剧本修改和音乐创作,排练时剧情需要之处,他说跪就跪,从不吝惜自己的身体。

孙重亮感慨:“我们现在传统戏太多的走一走、过一过,最后戏越演越变形。”《廉吏于成龙》为何能做到传承不走样?不是因为尚长荣对于动作的严苛标准,而在于尚长荣每一次身体力行的垂范。当年到山西吕梁于成龙的家乡,尚长荣脱了鞋爬上炕和于成龙的后代聊天,无论是戏里还是戏外,都让孙重亮看到了一个很生活化的“普通老头”。

《廉吏于成龙》大获成功后,吕梁市晋剧院和青年晋剧团渴望移植此戏,上海京剧院与对方签署了1元钱的象征性版权转让协议,传为佳话。“尚老师从创作到平时处理问题上,他的胸怀、他的勤奋、他的刻苦、他的虚怀若谷都值得我们学习。”孙重亮说道。


关注时代,借古劝今


“京剧能够起到用艺术来反映这个时代的政治生态,进而去引导良政,达到劝政的效果。”评论家胡晓军认为,“尚长荣三部曲”都是这样的作品,《廉吏于成龙》当时创作的时候贪污腐败之风较盛,作品从正面去倡导天地良心,发出了全国大量廉政题材戏曲作品的先声。

当年,海派京剧大师周信芳借古喻今,如今尚长荣借古劝今,胡晓军建议学员们在学习尚长荣艺术和剧目的同时,还要学习他的政治意识,“艺术直觉只有加上政治智慧,才有可能发现属于你所在这个时代的好剧本、好创意,然后加以挖掘改造创作出属于这个时代的作品。”(新民晚报记者 赵玥)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