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教育 > 正文

复旦庆祝经济学科设立百年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张炯强     作者:张炯强     编辑:钱文婷     2022-11-28 09:09 | |

  1909年,复旦大学首创全国高校商科;1922年,复旦大学经济系成立。转眼间,复旦大学经济学科已经走过百年。昨天,复旦举行经济学科百年主题活动,庆祝学科百年华诞。

  复旦经济学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不同时代涌现诸多博学鸿儒、学术大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许涤新、吴斐丹、漆琪生等为代表的著名经济学家执掌教鞭,复旦开始成为南方经济学教学科研重镇。

  此后,曾是中共地下党员的张薰华,毕生致力于《资本论》研究。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内依旧排斥“市场”,他最早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国家也可以收取地租”,即土地批租理论,奠定了中国城市土地使用最重要的理论基础。1987年,深圳特区率先试行土地批租,随后逐步推广全国。

  蒋学模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他与政治经济学教研室同仁主编的高等学校通用教材《政治经济学教材》再版13次,迄今累计印刷近2300万册。

  赴美留学归来的陈观烈,是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最重要的奠基人,先后在复旦创办世界经济系、国际金融系,开辟了中国金融学研究新篇章,亦带领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

  被誉为“双通”学者的宋承先,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研究30多年。他1983年撰写的《<资本论>提要》第4卷出版,填补了中国《资本论》研究中的空白。

  作为复旦经济学科的母体,复旦经济学系栉风沐雨、枝叶繁茂,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许多个“第一”——1979年,成立全国高校中第一个世界经济系;1980年,经济学专业成为全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点;2002年,金融研究院成立,挂靠经济学院,是国内高校中第一家跨学科综合性金融研究教育机构……

  一个世纪以来,复旦经济学科英才辈出。5万多名优秀学子,以卓越之姿遍布全球各地。

  经济系52级校友吴敬琏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研究对改革开放初期的理论突破有卓越贡献,对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有推动作用。经济系77级校友朱民58岁出任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成为首位进入IMF高层的中国人。

  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