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读者作者编者 | 四代人的晚报不了情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顾仲源     编辑:王瑜明     2022-11-28 13:47 | |

徐程 摄

又到报刊征订季,毫不犹豫,继续订了2023年度的《新民晚报》。

我家四代人都是《新民晚报》的忠实读者。

“我看夜报,是从28岁开始的……”1928年出生的父亲告诉我。他所说的“看夜报”,是指每天晚饭后坐在藤椅上看《新民晚报》,这是他六十多年来形成的习惯。尽管由于年迈,要戴着老花镜拿着放大镜才能看清文字,但现在“看夜报”仍是他每天的“必修课”。

父亲二十多岁进入淮海西路上的“梅林牧场”学生意,上世纪五十年代,每天忙完工作,父亲便到马路斜对面的8路公共汽车终点站,在调度室门口桌子上一叠夜报中取一份,并将3分钱纸币放在桌上盒子内,旋即回到办公室阅看这份刚到的晚报,其他同事就等着父亲读完争相传阅。

“记得当年的报纸是一张半(6版),我年轻时喜欢足球,最喜欢读体育新闻,连载小说也每期必看。”父亲回忆。上世纪六十年代,梅林牧场搬迁到青浦并改为上海市牛奶公司第十牧场,由于路途远,没条件天天回家,父亲就住在单位宿舍。但他对晚报情有独钟,自费订了一份晚报到单位,郊区邮递员每天只有上午来牧场一次,所以收到的都是隔夜报,父亲订的这份报纸成为同事们最喜欢的读物。

后来,第十牧场改善条件有了班车,父亲可以天天回家了。听到晚报复刊的消息,父亲赶紧给家里订了一份。从此,下班回到家用罢晚餐,捧读这份报纸是全家最悠闲乐意的时光。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弟兄两家和父母亲分开住在同一小区内,我和父亲住在同一单元的五楼和二楼,一份晚报楼上楼下轮流看不方便、不过瘾,就各自订了《新民晚报》,从未间断。

如今,我也已退休多年,虽然现在信息渠道很多,可是晚报仍然牢牢吸引着我,副刊“夜光杯”和“金色池塘”是我的最爱。这几年,我也喜欢动动笔敲敲键盘,从晚报的忠实读者偶然成为“被读者”,很有成就感。

80后女儿从读初中开始也就看晚报,她和爷爷一样酷爱足球新闻,当年还有一本剪贴簿,上面都是晚报对申花队的报道,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

2008年出生的外孙也是晚报读者,我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把“快乐作文”版上的每篇文章按“年级”“类别”剪下,粘贴在旧杂志上结集成册。空闲时,外孙就会捧着作文剪贴本认真阅读学习。我还鼓励他积极给《新民晚报》“快乐作文”版投稿。

四代人的晚报情,还在延续着。(顾仲源)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