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市政厅 > 正文

写好“三篇文章”!练塘这个村奋楫笃行谱新篇!

来源:绿色青浦     作者:陆龙辉     编辑:赵菊玲     2022-12-02 17:21 | |

“蓝天白云稻香漫,摆渡之歌古今传。”2004年,练塘镇浦南村村民们迎来了“蒸浦大桥正式通车”的历史时刻,也彻底摆脱了舟楫摆渡的日子。深秋时节,走进这方勤劳而又肥沃的土地,不仅有着丰富的绿色生态资源,而且党建特色鲜明,一幅“人文风土 素雅浦南”的新时代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徐徐铺开。

村容村貌增“颜”提“质”

打造舒适人居环境

浦南村位于练塘镇东南侧,毗邻松江区新浜镇,宛若一块“飞地”镶嵌在红旗塘南岸,2002年由原来的九港、横楼、四合、永利四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境内小桥流水,屋舍俨然,良田美池,绿树成荫,是个典型的江南鱼米水乡。

多肉、月季、绣球、菊花、彩色“叠叠圈”……置身自然村永利村口处,一户农家宅旁“微型景观”格外吸睛,从一旁竖着的宣传牌获悉,这里被区妇女联合会评为了青浦区美丽庭院示范户,为村庄平添了几分色彩和浪漫。“女儿比较爱种些花花草草,所以就亲手打造了这方小天地,路过的人也都说弄得十分漂亮。”村民庄老伯介绍道。

谈起这些年村里发生的改变,作为见证者、受益者的庄老伯直白地说:“过去下雨天,脚上总会粘上泥土,现在柏油路、水泥路浇到家家户户门口,下雨天出门,都用不着穿套鞋了。而且现在吃过晚饭之后,可以绕着河畔道路散步,大家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得益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让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新变化。

历史悠久的浦南村至今保留着几座百年房宅,飞檐翘角,古韵十足。河水环绕村间,波光潋滟,水碧岸美,树果婆娑……人居环境清新滋润、舒适宜居。近年来,浦南村在保持历史风貌、乡村原有肌理的基础上,尊重人文生态,坚持规划先行,聚焦“急难愁盼”,从2017年开始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同步提升“软硬实力”。

“硬实力”方面:大力实施生态河道整治,共整治10条河段8283.17米,疏浚土方49231.85立方米,新建护岸9651.34米,打通沿河“断头路”2处,目前1座桥梁“坡改平”正在施工中;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新建成2处污水处理站;浦新路、永利路两条农村公路完成“四好农村公路”建设,路两侧进行了补绿,新增路灯47盏。完成永利环村路“白改黑”和硬化;环卫设施新提升,共翻建垃圾房1处,换装垃圾房四分类桶12组,农户用二分类桶600组,为垃圾保洁员配备新型垃圾收运车;村内宅前屋后土地盘活利用,通过“三大整治”,变成了焕然一新的小菜园……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夯实,让村容村貌增加了“颜值”。

为民服务步履不停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环境要改善,为民服务同样要下功夫、见温度。”浦南村坚持党建引领,以村“两委”开放式集中办公、“干部下楼”面对面解决问题为导向,减负增能。同时,强化下沉力度,以党群服务站、党群服务点以及客堂间、睦邻点等阵地建设的运用,常态化开展走访、接待、调研,把干部下沉至村组当中,融入群众家中,倾听群众想法,服务群众需求。

“现在农村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居多,普遍子女又不在身边,到镇上办事情不方便,如果村里能代办就好了。”以往,下沉调研的过程中时有村民反映。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18年10月,浦南村全面践行“为民服务”宗旨,擦亮党建特色品牌,结合群众实际需求,试点成立了“红色跑腿代办”志愿服务队伍,村干部主动联系行动不便的村民,帮其代为办理各类事项,例如敬老卡申领及发放、就医记录册更换以及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等等,将“红色跑腿代办”渗透于每一件小事、每一个人,让干部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提高为民服务的便捷性和精准性。

翻开一本本村级服务中心受理业务记录册、交接记录册、反馈记录册以及服务中心受理事项汇总表,一行行代办事项清单一览无余,大大方便了群众办成事,也在无形中架起了浦南村干群“连心桥”,赢得了民心,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现在村民都有这个意识,有事自然而然会找到我们,因为到这里代办最快最方便,甚至许多村民会提前打来电话预约代办服务。同时,常年被区政务服务办公室评为优秀村级社区事务服务中心。”村干部钱春蕾表示,这不仅是村民和上级部门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和信任,更激励着我们一如既往要当好“代办员”,用心用情用行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为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浦南村在持续深化“红色跑腿代办”的同时,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上级指导传授、加强学习取经、盘活空间资源、强化服务功能,正在全力推进新时代幸福社区建设,力求让幸福感在“家门口”汇集,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美丽资源”融为一体

焕发乡村振兴活力

“稻香漫浦南,咫尺返自然。”浦南村区域面积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00多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因地处黄浦江上游,水土丰沃,滋养着万亩良田。同时,依托高标准粮田建设,使原来的田块变成了“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崭新格局,大大改善原来的农田面貌,养成了一方好稻,主要种植有“沪软1212”“银香38”等优质稻种。

“好水好田养好稻, 好稻做好糕。”浦南村积极引入80后新一代新型农民成立家庭农场——米乐农庄,利用优质稻谷自产自销磨粉做糕,成为一种新时尚,也是现代白领茶余饭后的优质小点。

练塘糕团文化为青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这里的恋棠焋糕则是其中的一种。制作的焋糕在网上销售异常火爆,进一步带动着身边的农户,参与其中共同增收,亦是水稻的另一种衍生,更好地推动了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

除了好稻孕育出源远流长的焋糕文化,浦南村坐拥1320亩生态涵养林,让人摆脱城市的束缚,感受大自然的“天然氧吧”;曾经见证历史,穿域而过的红色铁皮火车,诉说着红色故事,更是积极探索实践党建联建共建促发展的创新模式。“未来,我们将围绕一条‘乡村振兴’的主线,巧用古色、绿色、红色‘美丽资源’,打造一条农耕路、一条习俗路、一条休闲路以及持续扩大‘党建朋友圈’等,多元融合促发展,激活‘美丽经济’,增强‘红色动力’,焕发乡村振兴活力。”浦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蒋超说。

幸福都是靠奋斗出来的!接下来,浦南村将始终以深化党建引领赋能,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思践悟,比学赶超,持续推进“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传承好历史文化根脉,留住原乡特色,回应群众新期待,奋楫笃行谱新篇!

陆龙辉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